威廉·H.麥剋尼爾(William H.McNeill),美國著名曆史學傢,芝加哥大學曆史係榮休教授。他1938年和1939年分彆獲得芝加哥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他的作品有《西方的興起》、《追求權力》等。
哈欽斯1929年至1950年主政的芝加哥大學鶴立雞群,與其他美國高等學府形成瞭前所未有的鮮明對比。哈欽斯,以及對他進行響應的那些教授和學生們,在努力對高等教育的目標進行明確化方麵,就這些問題所開展的嚴肅辯論,在其他地方既微弱又缺乏活力,而在芝加哥大學,幾乎所有的教職工和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團體——特彆是本科生團體——都參與其中。
在這樣一個時代,在這樣一個地方,度過自己的年輕歲月,真是太美妙瞭。早在大一和大二時,學生們就開始大膽地探索人類生活與社會的大問題,在課堂內外辯論不休。哈欽斯很快就讓芝加哥大學大多數的本科生確信:他們確實是這個世界的希望,因為他們受瞭如此良好的教育。因此,青春期的叛逆從來沒有讓這所大學的學生跟他們的校長分離。畢竟,哈欽斯本人也一直頑固地保持著大二學生那種狀態——尋求真理,嘲諷妥協,不時還用他那獨具特色的帶刺的妙語,衝擊已確立的權威。詼諧的自貶也是哈欽斯修辭武器庫中的一件兵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迫使那些覺得他的大學計劃駭人聽聞,或與自己的職業毫無乾係的人繳械投降。
本書作者,是當時學生中一員,後來又成為芝大的教授,他想通過本書闡明:正是體製與社會學環境,跟學術與個人抱負兩相結閤,纔使得芝加哥大學在20世紀30年代與40年代成瞭如此特彆的一個地方。
發表於2025-02-04
哈欽斯的大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原題為《哈欽斯與通識教育的神話》 文/張洪彬 刊《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3年6月16日 1929年,年僅三十歲的哈欽斯開始執掌芝大,長達二十一年之久。在哈欽斯入主之前,芝大的招牌是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而其本科教育一直停留在比較低下的水平。但在他主政期間,芝大的本...
評分原題為《哈欽斯與通識教育的神話》 文/張洪彬 刊《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3年6月16日 1929年,年僅三十歲的哈欽斯開始執掌芝大,長達二十一年之久。在哈欽斯入主之前,芝大的招牌是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而其本科教育一直停留在比較低下的水平。但在他主政期間,芝大的本...
評分高等教育好像一直都在危機之中,多少年瞭都在喊改革,但是真正的改革又沒有見過多少,這麼年過去瞭,好像隻有呼籲的姿態和聲音是定格不變的。這種情況不單單是中國這樣,整個世界的高等教育都是憂心忡忡的樣子,好像高等教育時刻都在衰落之中。大學校園愈發浮躁,大學教育愈加...
評分原題為《哈欽斯與通識教育的神話》 文/張洪彬 刊《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3年6月16日 1929年,年僅三十歲的哈欽斯開始執掌芝大,長達二十一年之久。在哈欽斯入主之前,芝大的招牌是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而其本科教育一直停留在比較低下的水平。但在他主政期間,芝大的本...
評分原題為《哈欽斯與通識教育的神話》 文/張洪彬 刊《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3年6月16日 1929年,年僅三十歲的哈欽斯開始執掌芝大,長達二十一年之久。在哈欽斯入主之前,芝大的招牌是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而其本科教育一直停留在比較低下的水平。但在他主政期間,芝大的本...
圖書標籤: 教育 芝加哥大學 曆史 大學 教育史 哈欽斯 迴憶錄 麥剋尼爾
高校改革怎麼改?八十年前的哈欽斯在芝加哥大學推行的改革似乎可以視作後來者的鏡鑒。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之間的矛盾、學校學科發展和國傢戰略之間的互動、各院係自主管理權和學校管理權之間的糾纏……凡此種種,一定讓不少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雖說曆史不能作為完全的鏡鑒,但若是多翻翻此書,對理解大學倒可以有幾分更真實的認識。
評分讀此書,如倒啖甘蔗,好處在後麵。譯得尚可,不過譯者在後記裏說什麼“我非常痛恨不負責任或不閤格的譯者糟蹋好書”,也沒多大必要,此書有幾處誤譯也挺明顯的罷。
評分一個大的問題仍舊,這樣的精英教育與現代公民社會、“人民同意”之間的張力如何能夠得到緩解。哈欽斯之問是對盧梭與柏拉圖教育原則的重大拷問,更指嚮現代曆史意識與哲學/形而上學之間的重大紛爭。這一問題需要更進一步地探
評分高校改革怎麼改?八十年前的哈欽斯在芝加哥大學推行的改革似乎可以視作後來者的鏡鑒。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之間的矛盾、學校學科發展和國傢戰略之間的互動、各院係自主管理權和學校管理權之間的糾纏……凡此種種,一定讓不少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雖說曆史不能作為完全的鏡鑒,但若是多翻翻此書,對理解大學倒可以有幾分更真實的認識。
評分可以說是通識教育改革的“失敗史”,但是接近傳記寫法,沒有從製度和理念上分析失敗的原因。
哈欽斯的大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