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奈保尔(V.S.Naipaul)
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50年代开始写作,作品以小说、游记、文论为主,主要有《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米格尔街》、《自由国度》、《河湾》与“印度三部曲”等。作品在全球享有盛誉,半个世纪里,将里斯奖、毛姆奖、史密斯奖、布克奖、大卫•柯恩文学奖等一一收入囊中。1990年,被英女王封为爵士。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同年《半生》出版。
发表于2024-12-22
半生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悲哀的人生。 夹缝中的挣扎。 失败者的自恋。 借助语言的力量,如炼金术般得到了些许安慰。 极喜欢魔种的开篇和浮生的结尾。
评分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转型加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年代,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恐怕就是身份的转变、确立与认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渴望迅速找到一个好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能够升职、加薪、购房、买车、组织家庭,完成一个从青涩的学子向成功的职...
评分这几天读的两本,一本艾丽丝门罗写《逃离》,一本奈保尔的《半生》。 艾丽丝门罗写《逃离》,女人的出走。出走似乎是女人的天性。 奈保尔也写逃离。 逃离是人的天性,可是无处可逃。 他从印度逃到英国,从英国逃到非洲。但踏上非洲的第一天,他就知道他不属于这里,他藏起护照...
评分整篇小说非常流畅,尤其是前半部足可以四颗星,后半部讲述非洲的部分稍嫌冗长而无味,纠缠着性与空虚,作者把非洲描述成“我惊讶这片土地怎会如此驯服,如此毫无希望的景观怎会孕育出如此理性的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就好像从石头里榨出了鲜血”。故事似乎是受了毛姆异域小说的...
评分丢了自己,也看不懂别人 转自2010年9月7日 时代报 文:刘蔚 奈保尔 著 孟祥森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奈保尔的长篇小说《浮生》讲了一个英国前殖民地的男子通过移民寻求身份转变,并在这一艰辛的过程中内心经历焦虑和迷失的故事。尽管小说的时代背景大约是上世纪50...
图书标签: 奈保尔 小说 外国文学 V.S.奈保尔 英国文学 英国 文学 新经典文库
★奈保尔最伤感绝望的小说
★逃离,是每个人终生的使命;无法逃离,是每个人的宿命
★奈保尔是英语文学大师,《半生》的文字干净冷酷,有如一把匕首,留给读者的不是笑料,而是悲凉。——J﹒M﹒库切
《半生》是关于疏离和内在放逐的研究。……在《半生》中,生活显得支离破碎的不是非洲土著,而是同他们的文化传统和他们自己疏离的殖民者。他们才是真正的康拉德式的怪物,不停地游荡,没有家,没有希望。——《卫报》
我是婆罗门与贱民之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属于我的位置。
我念教会学校,决心离开家乡,去远方为上帝服务,却发现老师们不过是骗子。
我逃到伦敦,印度人眼中世界的中心。我看不懂英国,也看不清印度,似乎找到了自己,但转瞬就失去了。
我惶惶然跟着温柔的葡非混 血姑娘来到她的非洲庄园,一待十八年,过的都是别人的生活,同神秘的非洲始终隔膜。
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还能去往哪里?
花了大半天读完的,感觉还在读开篇就结束了,没有大事,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正义,没有成功没有发财,没有意义,没有感动。 只有两代人的挣扎和逃离,生活在别处,而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得到什么,只不过扮演自己的角色,直到肉身和和壳子粘贴到一起,你会有一阵子安然自得,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你会止不住瘙痒,却不敢用力撕扯因为那将带着血和肉。
评分故事是索然无趣的,仿佛人物在作者一个设定的条件下过着执拗尴尬的生活。结构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唯一精彩的可能是和大背景的融合,只是这些融合缺少背景知识觉得索然无味。。。。
评分半生的逃离却更像是一种流亡。宿命感很强,最喜欢伦敦生活那段,可能因为跟自己经历有关吧。但相形之下还是更倾心于他在非虚构里丰富而有质感的细节。
评分JM库切对这本书的评价很精准:小说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手段,在19世纪已达到巅峰,要想在今天写出完美的小说,将无异于复古之举。鉴于奈保尔本人在追求另一种流畅的、半纪实性文学形式上所做出的成就,他的观点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评分这种半虚无的内核真实,他是所有人
半生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