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棣
浙江金華人。1917年生於天津,民國101年卒於加州。先生於民國23年入清華大學,一窺中西史哲學門徑。民國27年,再入燕京大學,為歷史係研究生。民國32年再試第六屆清華庚款留美公費考試,取魁西洋史;於民國34年始赴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留哥期間,師從英史巨擘John Brebner,研修近代英國農業經濟史。民國37年完成博士候選人口試,赴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任講師;隔三年,獲得哥大史學博士學位。
民國41年,先生轉治國史,鑽研明清人口財稅史,民國51年,轉任芝加哥大學正教授,主授明清史,研究視野迴溯至上古、中古、甚至考古,研究興趣更趨多元,分治城市史、文化史、農業史。先生治史之廣、研究之精,於民國55年,獲選中央研究院第六屆人文組院士。更於民國63年當選亞洲學會(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副會長,隔年任首任華裔會長。民國76年,先生緻休,轉任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訪問教授;民國80年再休,閒居爾灣左近,再拓先秦思想、製度、宗教研究。緻休二十餘年,講學筆耕不輟。先生畢生未仕,窮究國史,秉性狷介,不染迎閤阿諛惡習;其《讀史閱世六十年》足為後世立身治史藉鑑。
何炳棣先生退休二十年研究之大成──《何炳棣思想製度史論》
何炳棣先生初治近代英國農經史,再入明清人口財政史,
最後總結上古中國農業文明起源;
自19世紀始,上溯至西元前五韆年終,
在中國史學界遍尋不齣第二人。
本書為思想製度史專著,何炳棣先生畢生「久久不跳進思想史」,因為他認為「如果自青年即專攻思想史,一生對史料的類型及範疇可能都缺乏至少必要的瞭解,以緻長期的研究寫作都空懸於政治、社會、經濟製度之上而不能著地。」
由此可見何炳棣先生治學,一嚮用「紮硬寨、打死仗」的方法,正麵「攻堅」歷史學界的重大議題。其「攻堅」利器就是「考據」,以考據為功的思想史,不同於「當代大多數思想史傢所關心的,往往僅是對古人哲學觀念的現代詮釋,甚或「齣脫」及「美化」,置兩韆年政治製度、經濟、社會、深層意識的「阻力」於不顧。
哲學大師馮友蘭曾說:「敘述─時代─民族之歷史而不及其哲學,則如『畫龍不點睛』。」何炳棣先生積四十年之經驗,窮究中國明清至上古農經製度,告誡後學「不畫龍身,龍睛從何點起?」龍身指的是政經社會製度;龍睛則是文哲思想體係。何炳棣先生在退休二十年間,「一往直前,義無反顧」,「踏進先秦思想、製度、宗教、文化的古原野」,積四十年畫「龍身」的經驗,點五韆年中華文哲思想的「龍睛」,本書可說是何炳棣先生畢生學術的畫龍點睛之作。
發表於2025-02-07
何炳棣思想製度史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17年,因種種機緣,何炳棣先生的藏書全部捐贈入藏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此事,我的同事張誌雲曾述其間種種麯摺。(《何炳棣贈書始末》,澎湃新聞2017年12月4日)這批贈書入藏後,李玉尚教授全力支持,蔣勤與趙思淵經手,操辦瞭圖書的編目和電子化。這個過程中,因著自己的興...
評分本書所收十五篇論文,最早一篇《北魏洛陽城郭規劃》刊於1965年,最末一篇《國史上的“大事因緣”解謎》完稿於2010年,前後曆時四十五年。十五篇論文中,除瞭《北魏洛陽城郭規劃》及《美洲作物的引進、傳播及其對中國糧食生産的影響》兩篇外,其它十三篇都發錶或完成於上世紀九...
評分今年齣版的中文史學著作中,《何炳棣思想製度史論》當稱最值得關注的一本。雖然是舊稿重錄,但以何前輩名重當世,整理者範毅軍、何漢威兩先生都以精審謹嚴著稱,書後有何漢威先生長篇的後記,是不可錯過的習史範本。 本身所收,要以何先生退休後轉治上古思想史的論文為主,因此...
評分今年齣版的中文史學著作中,《何炳棣思想製度史論》當稱最值得關注的一本。雖然是舊稿重錄,但以何前輩名重當世,整理者範毅軍、何漢威兩先生都以精審謹嚴著稱,書後有何漢威先生長篇的後記,是不可錯過的習史範本。 本身所收,要以何先生退休後轉治上古思想史的論文為主,因此...
評分1)李鼕君:《孔子操心的事兒》(2015) 知識分子的一個基本特徵是自由飄遊、無所依附。基於這樣一種獨立意識,他們對社會、國傢有高度的責任感,而對權力集團的穩定與否則不必操心。 恰恰相反,孔子最操心的正是權力集團的穩定與否。作為一個思想者,他還未分清統治權力集團與...
圖書標籤: 何炳棣 思想史 製度史 曆史 海外中國研究 文化史 海外中國研究 歷史
宗法基因、南麵之術、人君統馭;不畫龍身(政經社會製度),哪能點睛(人文思想體係)?
評分讀過其中數篇。
評分讀瞭半本,暫時告一段落。何先生行文透露著一股身為天纔的超級自信,我本以為寫自傳纔如此。。。
評分讀過其中數篇。
評分霸氣橫溢,情景模擬能力強大。寫作方法可學
何炳棣思想製度史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