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誌偉,1955年生於廣東省韶關市,1983年中山大學曆史係研究生畢業,現為中山大學曆史係教授。曾任中山大學曆史係主任,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曾在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等國外以及颱灣、香港地區的多所大學做訪問學者或客座教授。論著有《在國傢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裏甲賦役製度研究》、《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傢認同——明清華南地區宗族發展的意識形態基礎》,1983年起一直在中山大學從事明清社會經濟史教學與研究。
本書從中國王朝時期戶籍賦役製度在地方社會實施過程入手,嘗試探索一種關於明清時期中國傳統社會變遷和國傢轉型的解釋路徑。作者認為,戶籍製度是中國王朝時期國傢統治與社會整閤最重要的基礎之一,明清時期的裏甲製由以人丁事産構成的傢庭為核心衍變為以田地賦稅為核心的戶籍係統,建立在一條鞭法下財政白銀化和賦稅定額化基礎上的這一深刻轉變,同地方基層社會發生的變遷過程互動,從而確立起一種新的“國傢—社會”體製。
發表於2025-04-16
在國傢與社會之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提到明代裏甲製度與賦役製度,對於明史愛好者來說幾乎是耳熟能詳,這是明史的基本知識,在一般大學課本中也是常考的重點之重點。但是,明朝是一個既高度整閤化又分散化的以小農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閤的帝製農商社會,在廣袤的帝國境內既有南北差異又有東西差異,各個不同的人文...
評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評分提到明代裏甲製度與賦役製度,對於明史愛好者來說幾乎是耳熟能詳,這是明史的基本知識,在一般大學課本中也是常考的重點之重點。但是,明朝是一個既高度整閤化又分散化的以小農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閤的帝製農商社會,在廣袤的帝國境內既有南北差異又有東西差異,各個不同的人文...
評分一、內容概要 本書以廣東為考察對象,詳細介紹瞭從明代到清代前期的戶籍製度、賦役製度的實施和演變,試圖以此為視角,觀察明清時期的官民關係(即本書題目中“國傢”與“社會”的關係)。 戶籍製度是曆來統治者為瞭控製人民、剝削財物而製定的,為此,統治者也給有戶籍的人...
評分一、內容概要 本書以廣東為考察對象,詳細介紹瞭從明代到清代前期的戶籍製度、賦役製度的實施和演變,試圖以此為視角,觀察明清時期的官民關係(即本書題目中“國傢”與“社會”的關係)。 戶籍製度是曆來統治者為瞭控製人民、剝削財物而製定的,為此,統治者也給有戶籍的人...
圖書標籤: 明清史 社會史 社會經濟史 曆史 劉誌偉 華南研究 經濟史 明清
書如其名,真正深入到瞭國傢權力的末梢,看到瞭基層財稅運作的肌理,說到“戶”隻是一個類似銀行賬戶的納稅單位,山中的“盜賊”其實隻是編戶以外的逸民,對理解中國國傢性質很有啓發。但材料所限,視角離真正的“社會史”似乎還差一點。
評分明清時期,縣以下基本有兩套基層基層組織係統,一套是國傢推行的賦稅差役管理係統,即都圖裏甲體係,另一套是以自然血緣關係為基礎的鄉堡社村體係,兩套體係部分重疊。前者體現的是國傢管控力,後者體現的是社會自治力,此二者既對立又統一。在傳統的馬剋思主義話語體係中,鄉村是存在著農民和地主之間的對立衝突,地主壓迫農民,農民反抗地主。但是在本書所描寫的真實鄉村社會,隻存在著裏長,甲首,畸零,流民,前二者需要嚮國傢承擔賦役義務。國傢不斷將流民納入裏甲賦役製度來汲取財政資源,而裏長和甲首在不堪重負之下紛紛逃為流民。與秦暉所提齣的關中無地主理論一樣,本書作者嚮我們展示瞭廣東無地主這一現象,也就是說在真實的農村社會,無論是富農(裏長),中農(甲首),貧農(畸零)還是佃農(流民),都隻存在著和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
評分書如其名,真正深入到瞭國傢權力的末梢,看到瞭基層財稅運作的肌理,說到“戶”隻是一個類似銀行賬戶的納稅單位,山中的“盜賊”其實隻是編戶以外的逸民,對理解中國國傢性質很有啓發。但材料所限,視角離真正的“社會史”似乎還差一點。
評分斷斷續續四個月纔讀完。不算厚的小冊子,讀罷算是把齊民編戶和賦役製度的關係弄清楚瞭,簡單來說兩者就是互補的製度,齊民編戶的方式方法是為瞭賦役製度而設計的。這就不難理解明清以來為什麼齊民編戶,戶籍製度發生瞭根本變革:從以人為主變成瞭以地為主,人捆綁在地(財産)上。這樣也算打破瞭我長期以來的一個誤區:覺得攤丁入畝的完成是對人的一種釋放。實際上恰恰相反。讀本書還有一個重要啓發:即明清時期西南土司轄地的所謂“以茶(或者礦)抵稅”的說法,實際上是有誤的,都沒有齊民編戶何來稅呢,應該是誤解瞭“摺色”的概念。可見戶籍製度不搞清楚,很多稅賦的東西不能亂用。
評分紮實妙語
在國傢與社會之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