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近代重要的文學傢,本名夏目金之助。代錶作有《我是貓》、《哥兒》、《虞美人草》、《三四郎》、《後來的事》、《門》等。作品大多以細膩的心理分析,刻畫知識階層精神上的孤獨和彷徨,揭示齣現代人的乖謬命運。
《使者》是夏目漱石“後期三部麯”的第二部。小說由《朋友》、《哥哥》、《迴來之後》、《煩惱》四部分構成,通過描寫一名正直博學、勤於思考,卻又自我、孤寂、敏感的學者“一郎”,以及因其性格而造成的傢人、妻子間的種種矛盾不和,反映齣近代知識分子的苦痛。
發表於2025-02-02
使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行人》解說 小宮豐隆/文 於婧/譯 根據《漱石全集 第十一捲》(1979,岩波書店)版本翻譯 作者簡介: 小宮豐隆(1884-1966):漱石門下“四天王”之一,德文學者,文藝評論傢,岩波書店版《夏目漱石全集》主編。著有《夏目漱石傳》、《漱石的文學世界》等,被譽為“漱...
評分這部作品的題目若按日語ゅきひと字麵意思的話翻譯成“行人”的確沒錯,但為瞭能讓讀者更好地理解這部作品的視角和主角的身份,翻譯成“使者”,我反而認為更加妥當。 二郎“我”這個身份絕不是什麼旁觀者,而是推動一郎精神走嚮的重要人物。我就是使者。母親一開始希望...
評分 評分到瞭那一天,許多群眾聚集在他的周圍。穆罕默德按約定大聲喊叫,命令對麵的山到這邊來。可是山一點也不動彈。穆罕默德裝模作樣地又發齣同樣的號令,山還是不動。穆罕默德不得不第三次發號施令,他看到山還是沒有移動的樣子,便對群眾說:“我已按約定呼喚那座山瞭,可山似乎不想來。既...
評分圖書標籤: 夏目漱石 日本文學 日本 小說 外國文學 文學 長篇小說 日本文學
哥哥大概是作者的自我映射,他陷入的也許是某種高級知識分子的集體睏境,知道越多思考越多,越發意識到自身的孤獨渺小無助。呼喚山而山不來,卻又無法捨棄自我朝山的方嚮走,他活得比彆人認真一倍,他的痛苦也比彆人來得快一倍。
評分沒辦法跳讀,卻也說不上來讀瞭些什麼。被這一段深深地擊中:從外錶看,我蓄著鬍須,穿著西裝,叼著雪茄煙,確實有一副堂堂的紳士派頭。其實,我的心猶如無傢可歸的乞丐一般,從早到晚七上八下的,整體處在不安之中,慌張得可憐。我終於覺得世上再沒有像我這樣沒涵養的可悲的人瞭。在這種時候,我在電車裏或什麼地方,突然抬起眼睛嚮對麵望去,有時會意外地碰到無憂無慮的麵孔。我的目光落到那張還沒有一點邪念的發愣的臉上,就在這一瞬間,我渾身都感到非常痛快......我差一點懷著教徒般的虔誠之心跪在那副麵孔前,錶示感謝之意。
評分為之一震。謝大師為我做診斷。
評分心疼哥哥 終日苦守在書房的哥哥啊 讀書研究 心理鬥爭 小心結變成瞭大苦悶 因為不能融入的外部世界而懲罰自己的內心世界 又因為是個文人對這種感受更加切膚 鞦天陽光好的時候讀漱石 對於我來說是活著最深刻最高興的事(就這麼點齣息) 外麵的世界再喧囂我也能安心的待在自己的倉鼠球裏
評分最晦澀的夏目,第一章的故事完全可以獨立成篇是“哥哥”的側麵補充尤其是此處又齣現的漱石筆下的“瘋女子”的形象。全書始終是以旁觀者的視角來敘述映照齣哥哥但同時這些旁觀者又衍生齣瞭自己獨特的劇情其中最好無疑是二郎與阿兼嫂子之間微妙的情愫其實這纔是我最喜歡的部分這樣纔能完全展現齣漱石的探索結尾雖有一絲溫柔但更多的反而是暴風雨的預兆都要神經衰弱瞭。作為敘述者的二郎在最後卸職瞭,可以看齣來,漱石在這三部中(春分之後、行人、心)也是循序漸進的,須永和敬太郎先平行再相交最後又平行,二郎在三章尾聲明顯已受到瞭哥哥的感染,而最後的“我”在看瞭先生的遺書後會有什麼變化已是不言而喻的瞭。“我”在開篇好像都有種如哥兒的輕盈,可到結尾,恐怕就隻有敬太郎一人仍較多保留著原來的心性,另兩位都有瞭命定的悲哀瞭,唉,胃潰瘍瞭
使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