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汎森编著的《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精)/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是“复旦大学:光华杰出人文学者系列讲座丛书”之一,以作者的讲演稿为基础加工而成。主要通过对近代历史资料和著作的分析,挖掘在历史研究中容易忽略的非主流现象,从而解析在历史转型的关键阶段,一些处于边缘地带的思想者们被甩出主流视野的思考。
可能是因为之前看过桑兵和罗志田等人对相关问题的论述,王汎森先生的提法对我并不引为惊奇,这的确是对当前历史思考方式的非常严肃而深刻的反思,但是的确很难在具体的研究中贯彻落实——用王汎森自己的话说就是“方便的另一面是束缚”,我们习惯于使用现有的、成型的、合乎规...
评分2011年3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王汎森先生在复旦大学作了以“执拗的低音”为主题的四次系列演讲。2014年1月,这四次演讲记录及两篇附录整理出版。(王汎森:《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三联书店,2014年1月版。)犹如此书副标题所书,此书是对“一些历史...
评分可能是因为之前看过桑兵和罗志田等人对相关问题的论述,王汎森先生的提法对我并不引为惊奇,这的确是对当前历史思考方式的非常严肃而深刻的反思,但是的确很难在具体的研究中贯彻落实——用王汎森自己的话说就是“方便的另一面是束缚”,我们习惯于使用现有的、成型的、合乎规...
评分王汎森先生这本书是2011年在复旦做系列讲座的讲义,再加上附录的两篇文章。当年讲座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听后感,当时觉得很受启发。没想到今年年初最终成书了。好像各网店才刚刚开始发售,所以读的人似乎不多。 我昨日拿到手,今天就一口气看完了,心中感受只能用“激动”来...
评分王汎森先生这本书是2011年在复旦做系列讲座的讲义,再加上附录的两篇文章。当年讲座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听后感,当时觉得很受启发。没想到今年年初最终成书了。好像各网店才刚刚开始发售,所以读的人似乎不多。 我昨日拿到手,今天就一口气看完了,心中感受只能用“激动”来...
我认为“执拗的低音”与福柯“被压抑的知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也即“一系列被剥夺资格的知识”、“处在被认可的知识和科学的层面之下”的知识,这也是王汎森专门辟出一章写刘咸炘的意义所在,刘的“宇宙之网”史学观正是以风之名来重现传统历史书写观念中之“低音”的,所以第一讲与第四讲彼此呼应。晚近中国的表象是中、西”两列火车的对开“,冲突之下却是更为复杂的相遇图景,一批批学人们处理的问题几乎总是如何在新语境中重新编码旧遗产,编码的过程中立场、逻辑、情感却又都在游移不定。第一讲中重新谈到近乎滥俗的“同情之理解”,但语言与例证的生动,令人折服。对“有限性”的承认甚至追求、对人的尊严近乎“老掉牙”地持守,让我深切感受到这位历史学家的身上的文人主义气质。
评分给《权力的毛细管作用》预预热~
评分活着的人里,我最佩服的历史学家,没有之一。
评分给《权力的毛细管作用》预预热~
评分通过对近代史上一些个案的梳理打捞出被主流叙事忽略的现象与观念,也就是“低音”,最后落脚点是史家的意义在于对史识与自身价值的追求与现实关怀的统一,蛮有启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