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Clarice Lispector,1920-1977),1920年12月10日 出生于乌克兰的犹太家庭,出生不久即随父母移居巴西。她于1944年出版处女作《濒于狂野的心》,在巴西引起很大反响,之后陆续出版了小说《光》和《围困之城》,同时期完成《黑暗中的苹果》与短篇集《家庭纽带》的创作。1960年代以降,克拉丽丝的写作才能获得公众承认,小说《黑暗中的苹果》获得卡门•多洛雷斯奖,儿童文学作品《爱思考的兔子奇事》获得卡伦加奖,并因其文学成就获得联邦大区文化基金会奖。1977年12月9日,克拉丽丝去世;次年,最后的作品《生命的吹息》出版。
发表于2025-02-24
星辰时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星辰时刻》应答了我这些日子无法说出的,顺着它的力,我也流出了下面这些油。 这些夜晚,我就像守着泥泞里的石头(或我已经置身其中),我无法,也不渴望靠一个夜晚、两个夜晚、或无数个白天来把它弄出个所以然来。那个夹角里的东西是令我恐惧的,但我还是一次次地,站过去。...
评分《星辰时刻》应答了我这些日子无法说出的,顺着它的力,我也流出了下面这些油。 这些夜晚,我就像守着泥泞里的石头(或我已经置身其中),我无法,也不渴望靠一个夜晚、两个夜晚、或无数个白天来把它弄出个所以然来。那个夹角里的东西是令我恐惧的,但我还是一次次地,站过去。...
评分 评分 评分闵姐姐: 同城见信如面。我仍是无法抑制地想再和您谈一下李斯佩克朵的《星辰时刻》。那天我坐在五道口城铁站的长凳上,恋恋不舍地读完最后一页,现在也是草莓季,人群如海,我陷落在城市最幽暗的底部,陷落于这本书和她,也包括她的姓名。尽管上次您已经告诉我,大家都是...
图书标签: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小说 拉美文学 巴西 外国文学 巴西文学 文学 拉美
不要去证明至为真实之事的存在,要去相信。哭泣着相信。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 -
这是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探问“身份”的一部重要小说。作者刻画了一位从贫穷地区移居到里约热内卢的女孩玛卡贝娅的艰辛生活。她在镜中看到了叙述者的形象,而这个神奇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出现,成为小说中的人物,言说他们的孤独。她与男友分手后揽镜自照,用口红涂满了嘴唇,仿佛找到了她所希望的身份:成为璀璨的超级巨星。在格洛丽亚的劝告下,她寄望于塔罗牌的神力。当她满怀希望地走出塔罗牌师的家门,讽刺而又悲戚的一幕出现了:她被一个金发男子驾驶的豪华奔驰撞倒。濒死的那一刻,幻觉中的“星辰时刻”终于出现,所有的卑微升华成了璀璨。
---------------------------------------------------------------------------------------------------
如果卡夫卡是个女人。如果里尔克是出生在乌克兰的犹太巴西女人。如果兰波当了母亲,如果他活过了五十岁。如果海德格尔不再是德国人,如果他曾书写过尘世的小说。为什么我会提及这诸多的名字?为了定位她。这是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写作之域。在那里,在最受苛求的作品呼吸之地,她前行。再向前,在哲学家无法呼吸之所,她继续前行,走向更远,比所有知识更远。她越过了理解,一步一步颤抖着隙进这个世界浓重的不理解之中,她的耳力极尽锐利,甚至可以接听到星辰的声息,甚至原子最细微的摩擦,甚至心跳之间的静寂。她是世界的明灯。她什么都不知道。她从不阅读哲学家。然而她却留给人一种印象:她在听着他们在自我的森林中低语。她发现了一切。
——埃莱娜•西克苏(Hélène Cixous)
世界在我之外,我在我之外。
评分真实永远是一种无法解释的内心接触,不要去证明,要去相信。哭泣着相信。阳光有多重?
评分隐遁在背后、无所不知却又无处不在的创造者与叙述者,挣扎在前台的、身体与灵魂都极度贫瘠的女主人公,仿佛两个不同生命的互见,又或者只是同一个体在不同时空的互为佐证。当死亡来临,他与她的生命同时走向伟大的悲歌,无可豁免。无论是事实的巨响,还是事实与事实之间的私语,都如永恒星辰般璀璨。
评分“忽然,诸天向他打开。他看见上帝的灵降下,仿佛鸽子落在他身上。”(太3:16)这是玛卡贝娅眼眸里最后一次风的流转。随后急速的淡金色爆破临及,一千角的星星在一千轮的星光中裂开。她的欢愉犹如丰厚的没药,她的四肢百骸犹如呼吸着的艳艳桃林。而在她永固的珍珠囊内,关于我们出生的记忆突袭了死亡。所有被雨水洗去野蛮与罪恶的文字此刻轻轻摇晃,字字珠玑。
评分(“你怎么会害怕转瞬即逝的流星?”)。整本小说的叙写都在试图完成,这个必须添上的括弧。
星辰时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