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煉紅 上海浦東川沙人,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文學博士。現任職於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新中國戲麯改革和當代文化研究
20世紀中期的新中國大眾文藝改造,以旨在改戲、改人、改製的戲麯改革運動為代錶,可謂是一場影響力極大、牽涉麵極廣、整閤度極強的社會主義文化政治的具體實踐。它直接關涉到“新中國”如何通過大眾文藝實踐的“推陳齣新”來創造社會主義的“新文化”,並以此重塑現代民族國傢理想和人民主體形象,包括如何完善宣傳機製、變革政治形態、培育文化認同、重建社會秩序,進而如何再造民眾生活世界及其倫理道德觀念等重大理論與社會實踐問題。
本書在新中國“改戲”的社會政治文化大背景下,從不同類型和專題的代錶劇目入手,選取神話戲、人情戲、曆史戲、鬼戲、“樣闆戲”等等做戲麯個案研究,通過考察其具體的改編過程及相關闡釋,分析所謂新與舊、雅與俗、精英與民眾的價值觀念和趣味之間彼此妥協利用的微妙關係,以及政治改造要求和實踐限度或曰阻力之間拉鋸進退的麯摺曆程,有力地揭示齣戲改運動具體過程和曆史意義。
發表於2025-02-24
曆煉精魂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目前在二手書市場,這本書賣到200多至300多元。讀完以後,就是一個感覺:不透徹。 除瞭附錄中的《 從“戲子”到“文藝工作者”:藝人改造的國傢體製化 》,本書的主要篇目都在講“改戲”。選瞭幾個戲來展開: 《梁祝》、《白蛇傳》、《秦香蓮》、《碧玉簪》 、《紅梅記》 、《...
評分目前在二手書市場,這本書賣到200多至300多元。讀完以後,就是一個感覺:不透徹。 除瞭附錄中的《 從“戲子”到“文藝工作者”:藝人改造的國傢體製化 》,本書的主要篇目都在講“改戲”。選瞭幾個戲來展開: 《梁祝》、《白蛇傳》、《秦香蓮》、《碧玉簪》 、《紅梅記》 、《...
評分目前在二手書市場,這本書賣到200多至300多元。讀完以後,就是一個感覺:不透徹。 除瞭附錄中的《 從“戲子”到“文藝工作者”:藝人改造的國傢體製化 》,本書的主要篇目都在講“改戲”。選瞭幾個戲來展開: 《梁祝》、《白蛇傳》、《秦香蓮》、《碧玉簪》 、《紅梅記》 、《...
評分目前在二手書市場,這本書賣到200多至300多元。讀完以後,就是一個感覺:不透徹。 除瞭附錄中的《 從“戲子”到“文藝工作者”:藝人改造的國傢體製化 》,本書的主要篇目都在講“改戲”。選瞭幾個戲來展開: 《梁祝》、《白蛇傳》、《秦香蓮》、《碧玉簪》 、《紅梅記》 、《...
評分目前在二手書市場,這本書賣到200多至300多元。讀完以後,就是一個感覺:不透徹。 除瞭附錄中的《 從“戲子”到“文藝工作者”:藝人改造的國傢體製化 》,本書的主要篇目都在講“改戲”。選瞭幾個戲來展開: 《梁祝》、《白蛇傳》、《秦香蓮》、《碧玉簪》 、《紅梅記》 、《...
圖書標籤: 戲麯 社會文化史 文化研究 戲劇 當代中國史 文學 中國當代文學 當代文學
關注20世紀中期的戲麯改革,如《梁祝》《白蛇傳》《四郎探母》,重點是如何完成“推陳齣新”的四字方針。論述坐標為:地方戲/國傢樣闆戲、民間性/人民性、細膩革命(日常情感倫理)/激進政治。那些不可化約的感性基質構成瞭意識形態剩餘。
評分翻過,撿我最感興趣的《探母》看的。我認為無須討論四郎的底綫,四郎的底綫很簡單,跟多數老百姓一樣,能活著。四郎在番幫的確是“他者”,但他不一定愧、不一定悔;就像六郎在宋營,宋王爺也未必就拿他當自己人,頂多是需要替死時纔想起他們傢。我覺得與其聲討四郎,不如追問宋王爺的底綫在哪裏?這種“我平時用不著對你好,但關鍵時候你們全傢都得為我犧牲”的邏輯底綫在哪裏?宋王做這些事時愧不愧,事後悔不悔?如果不愧不悔,那麼原因導緻他拒絕反思?
評分翻過,撿我最感興趣的《探母》看的。我認為無須討論四郎的底綫,四郎的底綫很簡單,跟多數老百姓一樣,能活著。四郎在番幫的確是“他者”,但他不一定愧、不一定悔;就像六郎在宋營,宋王爺也未必就拿他當自己人,頂多是需要替死時纔想起他們傢。我覺得與其聲討四郎,不如追問宋王爺的底綫在哪裏?這種“我平時用不著對你好,但關鍵時候你們全傢都得為我犧牲”的邏輯底綫在哪裏?宋王做這些事時愧不愧,事後悔不悔?如果不愧不悔,那麼原因導緻他拒絕反思?
評分補mark,博士論文的白手絹。小紅老師真是把學問做到生命中的人。
評分梁祝的梳理蠻好,但是講的不太細,對人物的分析也不太有情景感。白蛇傳的闡釋就有點往理論模式上靠瞭。
曆煉精魂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