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
中央研究院院士,1930年生。
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師從錢穆先生、楊聯陞先生。曾任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現任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著作等身,作育英才無數。2006年獲頒有「人文學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獎(Kluge Prize)。
发表于2024-12-26
論天人之際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此书是余英时所自称的“收官之作”,虽然余在书中自称绝无“重新建构中国思想史起源的妄念”,但是余的“野心”还是很大的。 上篇余陈述了对成书的关键,即比较文化史的探索;下篇则概述了全书的论述主线,也就是中国轴心突破的展开历程。正如余所说,此书以雅思贝尔斯(Karl J...
评分早在一两年之前,余英时先生将有一部讨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问题的新著即将问世的消息,就已然而不胫而走,并引发了整个华语学术界、思想界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的知识界和文化界的广泛期待。屈指算来,余英时先生的上一部引发广泛反响的当时被传为“收官之作”的《朱熹的历史世...
评分#2014-10-01# 夏周时期的“天人合一”是统治者通过巫与天的沟通,视为礼乐;孔子成功引“道”入心,让天人之际变成每个人都可以打通的“密道”,其路径为:心-气-德-道-天。这被余老师称为:文化轴心突破。相比其他古文明同类突破,其特点为:内向超越,即更侧重“合一”,而非...
评分这本书以雅斯贝斯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所提出的轴心时期概念为背景,进而着重描绘中国轴心突破的特征,从巫与诸子的关系入手说明中国天人观念的转变与形成,书本论述内容精粹集中,并没有提及天人关系在后代的影响发展,而是将眼光锁定在先秦转型的关键期。 简单来说,可以...
评分图书标签: 思想史 余英時 余英时 历史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古代思想 台版 歷史
克魯格獎(Kluge Prize)得主、漢學家余英時院士的最新學術論著
《論天人之際》是關於中國思想起源的一部專題研究
余英時院士在書中特別借用了「軸心突破」作為分析的概念
他認為,只有在其他古文化──特別是西方──的對照之下
中國軸心突破的文化特色才能充分地顯現出來
有關「軸心時代」、「軸心突破」一套說法,最初由雅斯培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提出,直到帕森斯為英譯本韋伯《宗教社會學》所寫的「引論」,「軸心突破」一詞,才有了定義:即指西元前第一個千紀時,希臘、以色列、印度和中國等地的人,對於宇宙和人生的體認及思維,都跳上了一個新的層次。
余英時院士從軸心突破的特殊角度探討中國古代系統思想史的起源,並將其置放於比較文化史的脈絡之中,加以系統的敘述,重新建構出一個條理井然的歷史敘事。
这个写得太直白了。我们其实是政教不分的。
评分说实话,此书标题是败笔。一看标题,误以为余老要以平生之功力著述出一个拥有宏大框架的、探究中国思想起源的大作,没想到读罢后才发现是本“名不副实”的“小部头”,以余老最擅长的“内部逻辑”角度入手,并未牵扯到对整体社会经济环境的考量。但只从纯思想史的角度看,此书的探讨还是有意义的:一,说明了以儒、道、墨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是对夏商周巫制度之修正,打破巫在“与天交通”的垄断权;二,说明了中国思想的“内向性”来自于以礼代神,以心代巫的“唯心主义”,这导致了中华文化(相对于希腊文化)缺乏对客观世界的兴趣,并衍生出了后世宋明理学的唯心思想。建议时间不够的朋友只读代序部分。
评分终于读完,我的心得是,读电子书太伤眼!
评分这个写得太直白了。我们其实是政教不分的。
评分说实话,此书标题是败笔。一看标题,误以为余老要以平生之功力著述出一个拥有宏大框架的、探究中国思想起源的大作,没想到读罢后才发现是本“名不副实”的“小部头”,以余老最擅长的“内部逻辑”角度入手,并未牵扯到对整体社会经济环境的考量。但只从纯思想史的角度看,此书的探讨还是有意义的:一,说明了以儒、道、墨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是对夏商周巫制度之修正,打破巫在“与天交通”的垄断权;二,说明了中国思想的“内向性”来自于以礼代神,以心代巫的“唯心主义”,这导致了中华文化(相对于希腊文化)缺乏对客观世界的兴趣,并衍生出了后世宋明理学的唯心思想。建议时间不够的朋友只读代序部分。
論天人之際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