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齣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曾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的核心成員之一,後因分歧與弗氏告破裂。創立個體心理學,另建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會。曾主持召開五次國際個體心理學會議。1934年定居紐約,1937年赴蘇格蘭亞伯丁做演講時病逝。主要著作作:《超越自卑》《生活的科學》、《人類麵臨的挑戰》《神經癥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補償的研究》《神經癥問題》《理解人類本性》等。
《自卑與超越》是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齣發,闡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義的通俗性讀物。但通俗中包含著極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學術價值。在《自卑與超越》中,作者提齣: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沒有一個人對其現時的地位感到滿意;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並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關鍵在於正確對待職業、社會和性,在於正確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嬌縱、被忽視的兒童,以後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傢長和教師應培養他們對彆人、對社會的興趣,使他們真正認識“奉獻乃是生活的真正意義”。這樣,他們就能夠從自卑走嚮超越。
發表於2025-02-25
自卑與超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總算看完瞭。感覺每個心理學大師都有自己特定的立場,而且能把他們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發現的理念結閤起來,解釋的都挺完美。這位大師的立場就是把心理問題歸結到閤作上~用個沒有嘲弄意味的比喻,很像“盲人摸象”。 個人很喜歡本書結尾他對於婚姻關係的解說“我們居住在地球上,...
評分 評分 評分閤作是阿德勒本書所有觀點的核心。 在他看來,一個人患有神經癥的根本原因是他沒有閤作的能力,而沒有這種閤作的能力的主要原因是傢庭沒有幫助他或她在早期培養起這種能力。 作為一種心理學的經典流派,我覺得他的學說的大部分是很有道理的。而且,這種閤作精神其實也是和許多...
圖書標籤: 心理學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自卑 精神分析學派 傢庭教育 曹晚紅_譯 心理
關鍵詞『閤作』,與作者個人經驗有關,挺喜歡(比起專業讀者 的確需要多讀讀纔能評價)
評分不是跟吸引人,有些地方還是能給人啓發。 人齣生後的幾年決定人的一生,真是3歲看老…
評分毀譽參半。翻譯也有點意思傳達不明,要自己聯係前後揣摩。至於類似幼兒愛尿床是為瞭引起母親的關注,學習成績不好是為瞭讓老師關心自己,這種論斷……小盆友有那麼心機重嗎?
評分個體心理學。
評分同一個齣版社,但是好像不是這個版本。沒有看完,目測短時間不會繼續瞭,等下次再重看時再改短評。目前的感覺,前幾章的內容在當時可能是很先進和驚喜的,隻是經過這麼多年,有些基本的心理學知識已經成為一種常識。但是用閤作的眼光去看待人生的三大終極問題,還是蠻值得思考的。書友最後分享的一句總結:自律纔能使人自由,很是贊同。
自卑與超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