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南,原名嶽玉明,山東諸城人,1962年生,先後就學於賈悅公社拐莊學校、諸城五中、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係、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師從王伯瑞、馮照德、房剋華、薄維榮、王良瑛、王願堅等教授。著有《風雪定陵》《復活的軍團》等考古紀實文學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韓、法、德文與正體字本齣版,海外發行達百萬餘冊。另有《從蔡元培到鬍適》等十餘部傳記作品問世,其二百萬言長篇巨著《南渡北歸》三部麯齣版後在海內外引起轟動,被《亞洲周刊》評為2011年全球華文十大好書之冠。現為颱灣清華大學駐校作傢。
在20世紀初葉成群而來的學術大師中,有些是單打獨鬥,以本身的研究成果對學術界産生巨大影響而為後人所懷念;有的除個人輝煌的學術造詣,還留下瞭製度性的遺業(institutional legacy),在學術界有著長遠彌久的影響力。前者當以陳寅恪為代錶,後者非傅斯年莫屬。
陳先後留洋十六載,通曉二十餘種文字;傅乃五四運動北京學生遊行總指揮,海外留學七年,與陳寅恪在德國柏林大學共同度過瞭四年時光。二人學成歸國,陳氏進入清華國學研究院,成為聞名天下的“四大導師”之一;傅斯年齣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開南國一代學術新風。北伐成功後,被譽為“人間一個最稀有的天纔” 的傅斯年齣任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所長;而“教授的教授”陳寅恪齣任史語所曆史組主任。傅陳二人這一曆史性的聚閤,開創瞭一個舉世矚目的學術流派。令人扼腕的是,隨著國共兩黨乾戈相嚮,這對同學加姻親關係(陳寅恪嫡親錶妹、曾國藩的曾外孫女俞大綵乃傅斯年之妻)的曠代天纔,被無情地阻隔在海峽兩岸遙天對望而不能相聚。最後的結局是:一個無聲地倒斃在颱灣孤島會議大廳,一個默默死於大陸嶺南病榻。並世成雙的天纔之花凋落成泥,隻有芬芳永留人間大地。
本書敘述瞭陳寅恪與傅斯年成長、留學以及在動蕩歲月中顛沛流離,執著於學術事業的艱難曆程,生動卓然地展現瞭知識分子“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紀上半葉知識分子心路曆程與事業追求的心靈史詩,讀來感人淚下,令人悵然嘆息。
發表於2025-02-05
陳寅恪與傅斯年(修訂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作者態度輕狂,筆調輕薄,對前賢大師,瞭無敬意,以野史筆墨,寫學人傳記,適成一野狐禪耳。 作者雖然爬梳瞭一些資料,作瞭一些注釋,將此書裝點齣幾分學術模樣,但引文之外,信口開河,處處可見一淺薄文人搔首弄姿的醜態。 作者自以為為陳傅立“傳”,即可與之比肩,傲視鬍...
評分越至尾處,越使人潸然。島陸之差,從二老之亡,可窺一斑。 這部書的意義不隻在於讓我們看到二者的生平以及其卓越的貢獻。更重要的在於讓讀者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重新審視“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內涵以及踐行的可能性。 而這之與現實性問題纔最為可觀。 而已。而已。
評分大師成絕響《陳寅恪與傅斯年》 這麼厚的一本書看瞭很多天,喜歡嶽南的書是從《南渡北歸》開始的,和這本書一樣,《南渡北歸》也是這麼厚厚的一大本,而且分成三冊。隻看瞭第一本就迷上瞭嶽南。這麼厚的書,寫的是學術大師們的曆史,卻讓人看得放不下,一口氣看完,真的很...
評分不管是書錄編排還是事實關係上都是傅斯年在第一位 這本書功力很深。作者老老實實的隻寫瞭自己熟悉的那一段經曆。我覺得欠缺的是:全書對傅斯年和陳寅恪的學術經曆落墨太少瞭。 對這兩位不世齣的天纔來說,學術生命的重要性一點也不比自然生命的重要性低
評分我是在《柳如是彆傳》中讀到"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句話的。似乎熟悉卻不知所從,此類的標語讓我們熟悉,因為僅僅是標語卻讓我們無所適從,甚至最基本的概念我們都要從頭尋意。何為獨立,如何自由?如果精神和思想都無法獨立和自由的話,那我們個體的獨立和自由由何引導...
圖書標籤: 陳寅恪 人物傳記 傅斯年 傳記 大師 民國 知識分子 嶽南
山河莽莽韆鞦恨,一代學人恨幾多。 非復從前留餘憾,惟求前路非故轍。
評分嶽南這賤人文字不是一般的毛躁,對一些成熟的研究故意純而不納。惡心
評分民國八卦史。 最後一章讀完胸中一直梗著下不去。用什麼樣的邏輯方法,能推斷齣這樣的事不會在這麼一片土地上再來一次呢?
評分還行吧
評分山河莽莽韆鞦恨,一代學人恨幾多。 非復從前留餘憾,惟求前路非故轍。
陳寅恪與傅斯年(修訂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