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飞力(Philip A.Kuhn)193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当费正清1977年从哈佛大学荣休后,孔飞力由己任教十年的芝加哥大学转回母校接替其空缺,任哈佛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他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曾获得包括古根汉姆学术研究奖在内的多种学术荣誉,美国艺术人文科学院院士。《叫魂》(1990)是他的代表作,获“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此外他所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970)、《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2002)和《他者世界中的华人》(2009)等,均有重要深远的影响。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作者孔飞力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颤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也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在构建以“叫魂”案为中心的“大叙事”的过程中,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
这本书试图通过对一个历史事件(乾隆年间的一次全国范围内妖术恐慌)的解读来试图对当时社会做一个剖面分析,下至以僧乞为代表的流动人口的生活现实,上至高宗个人的担忧与喜怒,应当说是要走见微知著的路线的,可惜,全书所做的论证,所引的论据,无法撑起这样宏大的主题。 ...
评分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这样一个副标题便足以激起人极大的兴趣.不知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写历史方式,或是他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谁先谁后,它们都用一种极其细腻生动的手法,走进历史尘埃之中,用一个被诸多“事件”围绕的时间点,前后各方面梳理展开,《万历》从一次细...
评分一、 很少有一本史学著作像美国汉学家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这样让我念念不忘。这本书我前后翻过好几遍,最近又看了一遍,再次感觉这真的是本不多见的可以推荐给非专业读者的严肃历史研究著作。比经常拿来作类比的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和史景迁(《王氏之...
评分 评分有一年我因犯了很重的错误,受到组织严厉处分,将我从市机关打发到下面一座县城混饭。那是中国北方的一座滨海小城,人口很少,只有十几万,我住在某政法机关的宿舍里整天不知所措。也就是在那里,时不时听到一个奇怪词语——“拍麻花”或者“盘麻花”,大意是说有一伙怀揣迷药...
孔飞力接了费正清的班,“盛世妖术”横行与官僚君主的矛盾和满清统治者的“合法性焦虑”我大清亡了!材料甚是有趣
评分书中的细节描写太赞,几乎有让人“身临其境”的效果。乾隆皇帝的朱批奏折也是醉了~~~比如:山东巡抚阿思哈回奏说:“诚如圣谕,其中自有阴谋不逞之犯。”乾隆帝朱批:“无用废物!”阿思哈说:“大臣至愚。”朱批:“竟是至愚。”????
评分这本书有三个所得。第一是这事件哭穷了这个盛世帝国上至一朝至天子,下至贩夫走卒,每个人的生存状态都反映出来,黑暗、野蛮、欺骗、懦弱,没有一点值得称道的人性光茫。这是一个基本面,不是主题。第二,叫魂是一个切面,映射出帝制下皇帝与官僚体制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互相依靠又互相斗争彼此猜疑的关系,皇帝需要制度让国家机器有序运转,但又害怕自己被架空被被边缘化,为了突显自己的地位而主动打破制度常规,用莫名其妙的小事借题发挥敲打官员。第三,叫魂反映了满清即使在康乾盛世时也挥不去少数民族骨子里对政权合法性的担忧,风吹草动都可能刺激他们敏感的神经。 一件不起眼的事件折射出宏大的主题,孔飞力确实很有功力。
评分每一页看到长长的材料引述标记,而文字又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不得不说,作者的笔力太过优秀。书中所展现出来的皇帝、社会的集体焦虑导致一件荒唐事件的发生,而且这是一个盛世。当下,我们也在盛世,我们同样焦虑……
评分与《万历十五年》相似的切入点并由此发散开来,可读性强。译者的《译后》对我理解本书有深刻帮助。皇帝在官僚体制前的无力,急剧激化的社会矛盾,不断堕落的社会道德,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统治者集团以“盛世”为支撑的合法性表述。这一切使人想起克罗齐的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