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夫卡到卡夫卡

从卡夫卡到卡夫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1907年生于索恩-卢瓦尔,2003年逝世于巴黎。布朗肖一生行事低调,中年后不接受采访与摄影,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个法国当代思想界,对法国许多大知识分子和大作家如乔治‧巴塔耶、列维纳斯、萨特、福柯、罗兰‧巴特、德里达等都影响深远。

关于译者

潘怡帆,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研究当代法国哲学与文学理论,著有《论书写:莫里斯•布朗肖思想中那不可言明的问题》。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出品人:
页数:324
译者:潘怡帆
出版时间:2014-6-1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5135095
丛书系列:布朗肖作品集
图书标签:
  • 布朗肖 
  • 卡夫卡 
  • 文学理论 
  • 莫里斯·布朗肖 
  • 法国 
  • 文学 
  • 外国文学 
  • 文学研究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从卡夫卡到卡夫卡》汇集了13篇布朗肖论卡夫卡的文章。从卡夫卡开始,到卡夫卡结束,这是一部向文学大师卡夫卡致敬的书。卡夫卡对布朗肖的影响在布朗肖的著名文论《文学空间》里已经明显地体现出来了。当写作成为“祈祷的形式”,毫无疑问写作是出自其他形式的,即使在我们这个不幸的世界的视景下,写作已经停止成为作品,卡夫卡在宽恕的时刻认出了文学的追寻者,并且明白不应该再写了——一个字也太多!

……卡夫卡想毁掉其作品,可能是因为他认为那必会倍增众人的误解。在此混沌的研读过程里,我们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实际上,我们就是映射在某些残篇、未尽作品之上,被所识与被所掩的部分光线,因而,总是更加加剧了那些作品的分裂,最后碎裂成细尘那般大小,如同总是与道德脱不了干系的遗作,在面对这类多半遭到长篇大论的评论所侵袭的寂静之作,这类成为可以无限发表题材的未刊之作,这类沦为历史注脚的永恒之作时,不得不扪心自问,是否卡夫卡自己,早就在辉煌的胜利中,预感到同等程度的灾难。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卡夫卡是布朗肖作品里引用最多次的人名,比高频出现的马拉美还要多。 《审判》 的作者是唯一布朗肖把文章结集出成一本书的。《亚米拿达》 甫一出版,萨特就指出了卡夫卡和布朗肖文学宇宙的相似性,尽管萨特同时指出,在写作《亚米拿达》时,布朗肖确认还没有读过卡夫卡。 然而...

评分

卡夫卡是布朗肖作品里引用最多次的人名,比高频出现的马拉美还要多。 《审判》 的作者是唯一布朗肖把文章结集出成一本书的。《亚米拿达》 甫一出版,萨特就指出了卡夫卡和布朗肖文学宇宙的相似性,尽管萨特同时指出,在写作《亚米拿达》时,布朗肖确认还没有读过卡夫卡。 然而...

评分

卡夫卡是布朗肖作品里引用最多次的人名,比高频出现的马拉美还要多。 《审判》 的作者是唯一布朗肖把文章结集出成一本书的。《亚米拿达》 甫一出版,萨特就指出了卡夫卡和布朗肖文学宇宙的相似性,尽管萨特同时指出,在写作《亚米拿达》时,布朗肖确认还没有读过卡夫卡。 然而...

评分

卡夫卡是布朗肖作品里引用最多次的人名,比高频出现的马拉美还要多。 《审判》 的作者是唯一布朗肖把文章结集出成一本书的。《亚米拿达》 甫一出版,萨特就指出了卡夫卡和布朗肖文学宇宙的相似性,尽管萨特同时指出,在写作《亚米拿达》时,布朗肖确认还没有读过卡夫卡。 然而...

评分

卡夫卡是布朗肖作品里引用最多次的人名,比高频出现的马拉美还要多。 《审判》 的作者是唯一布朗肖把文章结集出成一本书的。《亚米拿达》 甫一出版,萨特就指出了卡夫卡和布朗肖文学宇宙的相似性,尽管萨特同时指出,在写作《亚米拿达》时,布朗肖确认还没有读过卡夫卡。 然而...

用户评价

评分

法国思想家布朗肖关于卡夫卡作品和生平的随笔集,正如译者序中所言,布朗肖实际上是借助这些评论,为卡夫卡构造一个布朗肖式的副本,这种以彼注我的写作方式,跟海德格尔的那本上下卷《尼采》很相似。尽管原著非常精彩,但这个版本的翻译和编校质量很一般,太多诸如“的”“得”“地”一类的常识性错误和非通用译名翻译比比皆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感。

评分

书写的圣徒

评分

布朗肖的作品,无疑是非常深刻的。推荐!翻译者应该说是认真的,但也不得不说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因为书中属于翻译瑕疵的现象毕竟过多了一些。出版时的责编似乎也有些……。

评分

这书来的有点晚,毕竟来了。

评分

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译名都非常不符合惯例,比如满书的福娄拜,错字之多很容易让人对翻译产生不信任感。说回内容,比起后面借卡夫卡而起的议论,还是第一篇劈空而来的文学及死亡权利更让人觉得“这就是布朗肖”,关于书写的再现,否定的否定,一个书写者何以书写,书写何以通过其本身将否定转化为肯定,将死亡转为必死。而在卡夫卡的论述中,卡夫卡的既不在此又不在彼深得我意,对城堡的解读为并不能在“中途”辨认出“目的”也很有趣。读着竟然感觉到他有种理解卡夫卡、这个文本在他面前轻易的显示了自己的自得。此外并不能确定自己懂得了布朗肖这套与“死亡”相涉的语汇的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