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
1956年生,東京大學學術博士學位(Ph.D),2001年起為神戶大學研究生院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傳統國傢構造和權力閤法性問題、近現代民族國傢與民族主義、民族與宗教問題、中日關係等。
中國的多民族統一國傢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國人(包括之後接受中國文化思想的人們)對世界的原初認識,追溯到在這種認識之上的人類與自然神靈之間建立的契約關係,以及為瞭遵守這種契約關係而形成的關於人與人之間、個人•共同體•社會•國傢四者之間、文化與政治之間、權威與權力之間 、民族屬性與文化屬性之間關係的認識。隻有在這一宏觀認識的基礎上,纔能夠正確掌握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的歷史脈絡,理解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思想在各個時代的發展演變,理解各時代的民族關係和各個政權處理民族問題政策的得失,並進而思考近代民族問題發生的原因,找到解構近代民族問題的鑰匙。
從“天下國傢”到“民族國傢”: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建設的演變 ——讀王柯《民族與國傢: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思想的係譜》 一、作者其人 王柯,1956年生,日本神戶大學大學院教授。1982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獲民族學專業碩...
評分 評分從“天下國傢”到“民族國傢”: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建設的演變 ——讀王柯《民族與國傢: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思想的係譜》 一、作者其人 王柯,1956年生,日本神戶大學大學院教授。1982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獲民族學專業碩...
評分關於清朝的內亞性,最初是羅友枝與何炳棣之間的爭論,主要核心問題在於清朝屬不屬於中國,如果不屬於,滿清入主中原是不是殖民中國。對於這兩個問題,相信華人學者都會認為是無稽之談,而隻有部分學者承認內亞性或多元統治方式。其實曆史學傢往往在爭論內亞性都時候非要做一個...
評分關於清朝的內亞性,最初是羅友枝與何炳棣之間的爭論,主要核心問題在於清朝屬不屬於中國,如果不屬於,滿清入主中原是不是殖民中國。對於這兩個問題,相信華人學者都會認為是無稽之談,而隻有部分學者承認內亞性或多元統治方式。其實曆史學傢往往在爭論內亞性都時候非要做一個...
先周氏族以拓殖邦國聚匯、流徙,至商周革命觀念、製度演進,與近代國族形成理論隔閡甚遠。既是溯源,源起過程的混同未分更要求前範疇/分類的方法,否則天真敷衍。
评分新疆那部分很精彩。啊做學術、寫學術著作當以此為樣闆
评分中國傳統的民族思想……與近代以來主權國傢的思想以及國民理論都迥然不同。中國之能夠將多民族國傢維持數韆年之久,究竟與這一傳統有無關係?雖然嚮來無人言及,但是……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一定會顯得越來越有必要。
评分每次讀禁書都在想它為什麼會變成禁書。
评分全書討論漸入佳境。近代以來列寧式政黨對中國的塑造,一直在“天下”與民族國傢之間搖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