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禾,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执教于东亚系和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1997年获美国学界,艺术界最高荣誉之一的古根汉奖。主要英文专著有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Tokens of Exchange(编著,杜克大学出版社,1999),The Clash of Empire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4);中文著作有:《语际书写》(上海三联书店,1999)等。
发表于2024-11-21
跨语际实践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When “Western” and Chinese scholars were obsessed with whether the Ming-Qing China had “the” modernity, or “a” different modernity (e.g., the impact-response debates initiated by Fairbank and Levenson, the public sphere discussion based on Habermas wi...
评分我在本书提出“跨语际实践”的概念,目的在于重新思考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文字的交往形式究竟有哪些可能性。 ——《跨语际实践》 东西方之间的关系,旧有的说法大概是这几种 1.影响与被影响。西方的入侵一方面使东方经受了沉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让东方有了发展和进步的...
评分令人惊喜的一本书了! 中西方在二十世纪初的历史性交往的研究落实在语言世纪的领域里,由于中国现代知识传统创始于对西学的翻译、采纳、盗用,中西方交往的研究通常以翻译为起始点。很早就想考察译介过程中,新词语、新意思和新话语的产生和代谢,是如何进行和发生的,这本书中...
评分跨语际实践刘禾 序 虚拟的等值关系(hypothetical equivalences) “跨语际实践”(translingual practice) 恰恰在批判西方主导论这一行为当中,批评者最终却常常将统治者的权威僵化到这样一种程度,即,非西方文化的能动作用仅仅被简化为单一的可能性:抵抗。 霍米,巴巴《文...
评分图书标签: 刘禾 文学理论 文学研究 思想史 近代中国思想与文化 语言学 现代文学 文化
跨语际实践的研究重心并不是技术意义上的翻译,而是翻译的历史条件,以及由不同语言间最初的接触而引发的话语实践。本书所要考察的是新词语、新意义和新话语兴起、代谢,并在本国语言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本书从跨语际实践的视角,通过复原语言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分别考察了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以期重新思考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其实挺不错的,被一干西方理论的仇视者妖魔化过甚。作者提出了太多创见,却硬要都塞到“跨语际实践”的大帽子下面,反而模糊了它的定义。处理成一本论文集可能更好。
评分2018.11.5 阴 HGX106 虽然拖了很久,总算也细读一过,每章都能被那些充满洞见的思考与标志性疑问(虽然许多都引而不发)搞得兴奋又抓狂,但着实把许多习焉不察的问题本身也给问题化,并呈现出各个层面丰富的复杂性(P89:话语实践、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概念和范畴的运作,就不能不上升到理论研究的第一位。不然的话,知识将永远跟我们捉迷藏)。so…不管王彬彬他们怎么用一套话语指责刘禾是“对着鸡牛的影子都使出浑身解数地砍杀一番”,我觉得这些诛心之论并不能掩饰这本书在同辈学友间的探讨与流传,后天就要在课上批评一番,但愿我不要说出太多跪舔的话吧……
评分“跨语际实践”这个问题并没有说清楚,兜了很大的圈子,貌似也不曾解决任何问题。倒是有几篇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论文还不错。
评分这本书很神奇,刚被译介为中文时被某些学界人士大加批判,现在在豆瓣上英文本竟得到了9分的高分。考虑到本书的成书年代(1990s),作者提出的“跨语际实践”问题非常重要,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在历史上往往具有深远影响。但是或许因为知识背景和学术训练路径的不同(文学),本书在材料方面的搜集和分析上仍显不足,例如已有人批评过的关于鲁讯国民性思想的来源,以及对于“国粹”的分析完全关注于汉人群体的立场和解读,如果材料更加扎实,或许提出的理论会更有说服力。
评分刘禾虽然喜欢理论,但具体讨论,除了个别章节,史料还是比较充足的。而且理论给她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多样化的探索角度。
跨语际实践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