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冬连,1950年10月生,湖南省衡东县人,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1978-1886年间,先后在南开大学和解放军政治学院主修中国近现代史和经济学。1979-2000年,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国防大学任教,从事中共党史和当代中国史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著有《崛起与徘徊--十年农村的回顾与前瞻》、《五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三次危机与中国改革的缘起》等。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以简明清晰的文字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了逻辑梳理。作者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从实行新民主主义开始,途经仿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五次历史选择。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正途大道。
萧东连先生在本书的研讨会上评价自己的学术态度时说:“着眼于还原历史的本像,梳理历史本身的发展逻辑,对历史的复杂性抱持一种敬畏,不作过度解读,也不急于作简单的道德价值评判。” 本书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这一意图。全书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的角度,以...
评分克罗齐有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大意是说对任何历史的阐释和解读,都难免要受当代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作为我们的当代史的共和国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禁区状态,尤其是对于反右、文革等敏感时期的研究。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深入以及...
评分萧先生将我们如何走进传统社会主义到走出传统社会主义,清楚的在本书中进行了阐释。如果你还不知道你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你一定要看看。他警醒我们“如何时候都应对人类理性的局限保持一份警惕,谨慎对待按照理想设计出来的社会方案。理想是提升社会的明灯,现实则是一个试错改...
评分萧东连先生在本书的研讨会上评价自己的学术态度时说:“着眼于还原历史的本像,梳理历史本身的发展逻辑,对历史的复杂性抱持一种敬畏,不作过度解读,也不急于作简单的道德价值评判。” 本书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这一意图。全书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的角度,以...
评分中国社会主义路径选择一只在进行,在发现中,在纠正着,在前行着。这本书以简明清晰的文字对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以及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了逻辑梳理。本书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从实行新民主主义开始,...
以极为凝练的笔法和富有见地的史识,简明而清晰地梳理了1949年之后的中共建国史,对于中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进程的成败经验,以及未来发展的难点和关键点,都分析得深刻到位。非常值得推荐。
评分我只把好书放进广播推荐的:用流行的叙事框架客观的梳理建国后的政治路线,行文浓缩干练极具可读性,中国当代党史的优秀教材,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但都是基本历史常识,比较适合有兴趣的小白,高手勿进)。
评分天呐我竟然读了一本党史,然而这本党史实在是通俗晓畅,读起来非但不枯燥,如果怀着一种八卦的心态,反而味道更佳。读完后我觉得中共的早期领导人是有理想有抱负且心系人民的,而现在的政治环境则容易给人一种拿口号当幌子来争权夺利的印象,甚至于做的一切都在努力维护政权,而不是利用政权去实践某些理想和信念。是不是所有的国家和朝代都是这种情况,建国后的两三代就“堕落”了?还是说实际上从造反伊始就在争权夺利,从来没有什么崇高理想,都是幌子?
评分党员操守——这是读之前的臆想。读完之后蓦然产生了一种信心,对这个党的欣喜。其实就和人一样,直面自己的问题,尊重历史和事实,是放下包袱,大步向前的必要条件。这样的人多了,这个国家就有希望了。
评分以极为凝练的笔法和富有见地的史识,简明而清晰地梳理了1949年之后的中共建国史,对于中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进程的成败经验,以及未来发展的难点和关键点,都分析得深刻到位。非常值得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