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易中天
1947年生于长沙,曾在新疆工作。
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
已出版作品:
《易中天文集》(1~16卷)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发表于2024-11-08
帝国的惆怅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从历史普及读物上看,个人觉得远没有万历十五年好看,也没有吴思那样的另类切入视角,说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段子”。历史论坛上泡久了的人,《品三国》里面大概没有什么太新鲜的东西了吧。 他的好处在于把一件事情说得足够有趣。从这一点上说,我觉得他更像是个说书人……所以...
评分“后面不如前面,行文不如观点”。不错,正是这种感觉,也许是因为脱胎于讲稿,只读文字觉得很是清淡无味,有点在被扫盲的味道。 不如黄仁宇,不如柏杨,光凭“读”的感觉来说余秋雨的都要更好些。
评分我知道老易最近火了,品三国品到不行,但是,可惜的是老易的这本书感觉太仓促了一些,书里面前后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观点,总感觉这是他为了拢聚人气搞出来的应景之作,应该多花点时间了。
评分“后面不如前面,行文不如观点”。不错,正是这种感觉,也许是因为脱胎于讲稿,只读文字觉得很是清淡无味,有点在被扫盲的味道。 不如黄仁宇,不如柏杨,光凭“读”的感觉来说余秋雨的都要更好些。
评分政治家·政论家 改革确实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中就包括改革者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包括他们的生前名誉,身后是非。 有学问,有才华,有思想,不甘寂寞,不等于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他其实只适合做“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 这样的人,首先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人“...
图书标签: 历史 易中天 政治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 随笔 帝国制度的描述 政治学
易中天反思秦汉之后的帝国制度:“从秦灭六国到辛亥革命,中华文明70%的历史都是惆怅,而惆怅,是因为在乎。”
中西历史的进程,是一个“交相胜”的过程。有时候我们比人家好,有时候人家比我们强。麻烦仅仅在于,人家比我们强,是在近现代。我们的风光靓丽,却已成明日黄花。这才让人惆怅。惆怅,就是失落、怅惘、迷茫,即”怅然若失”,因为我们原本不该这样。
这就必须反思秦汉以后的帝国制度,甚至反思帝国之前的邦国制度。但顺藤摸瓜,由近及远,还得从帝国说起。何况我们的成败得失,包括汉唐盛世之辉煌,鸦片战争之惨痛,也确实跟它息息相关。事实上,一种制度能够实行两千多年之久,又居然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必定是有利有弊。没有利,就不会存在;没有弊,就无须革命。所以,帝国必须终结,也一定会终结。终结之后,留下的就是惆怅,还有教训。
《帝国的惆怅》以人性为视角,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解读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帝国制度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反思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和帝国制度。
这是一本不错的小集子,更多是易中天的读书笔记,易中天的长处绝对不在讲三国,这本书更印证了我的判断。考虑到中文图书一贯的质量低下,这本书更是难能可贵
评分虽然易中天很热,但是我从没看过电视节目也没看过书。这本书是因为夏大人的推荐。我很少能读完谈历史的书,但是这本书写得很浅显好读,我读得很有兴趣(尤其是鸦片战争一章),因为它谈的是政治与人性,而人性是值得一读再读,从各个角度去读的。历史永远是值得参考的,如何不重蹈覆辙呢?
评分写挺好,见微知著的感觉,等孩子念文科,都可以当教辅再读一遍了
评分虎头蛇尾
评分越来越觉得易中天有大儒风范 中国历史书上的正向人物挨个打脸一圈
帝国的惆怅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