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的随笔汇编,大体围绕写作、读书以及日常生活等题目展开。聊写作:不谈怎么写才好,单聊聊怎么写不好,从高头讲章到微博微信,有的放矢,弹不虚发。谈读书:我之蜜糖,彼之砒霜,读书原本是很私人的事情,但作者由读新书到读旧书、由爱逛旧书铺到兴趣缺缺……种种体悟,千般滋味,让人心有戚戚。记心情:比之读书,生活感受更为私密,但亦有大众化的一面,如学古琴、喝普洱,早已从小众变为大俗之事,潮流的变化叫人目瞪口呆,如何守住身内方寸之地不致沦陷,已成我人每日必修的功课。本书所述,或可谓闲言碎语,然而由作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世道与人心之变,之不可捉摸,在在引人回味。封面及插图,由“老树画画”绘制。
刚刚吃过蜜糖就去吃水果,即便最甘美的水果,甜味也必定会打折扣。在读毕傅月庵《我书》紧接着读杨葵《坐久落花多》的时候,我如是想。 其实,《我书》之于傅月庵未必是最佳,也许被出版社催得太迫,拼凑之感明显,不如他的《生涯一蠹鱼》精致水准。傅月庵是实诚的人,他在后记...
评分刚刚吃过蜜糖就去吃水果,即便最甘美的水果,甜味也必定会打折扣。在读毕傅月庵《我书》紧接着读杨葵《坐久落花多》的时候,我如是想。 其实,《我书》之于傅月庵未必是最佳,也许被出版社催得太迫,拼凑之感明显,不如他的《生涯一蠹鱼》精致水准。傅月庵是实诚的人,他在后记...
评分这本书恰巧出现在我为写作犯难的时候。看过14年读库中杨葵的文章《一份书帐》,文风干净利落,书帐上的字迹清爽好看,就对杨葵很有好感。拿到这本书时,如饥似渴地读了,细细密密地在书中写旁批。 《写作流行病》是书中的一篇长文,集结了杨葵多年编辑、读书、写作的经验,可...
评分这也有个概念区分:文字组一起好坏可分两个层面评议:一是技术层面,大到字句干净与否,小到标点是否得当。二是意义层面,写作是要表意的,所谓词能达意,这个意表达得是否清晰?是否简洁?还有,要表的这个意本身,有没有问题? 谈到该些与否:既然写了,花时间心力认真写了,就尽可...
评分这也有个概念区分:文字组一起好坏可分两个层面评议:一是技术层面,大到字句干净与否,小到标点是否得当。二是意义层面,写作是要表意的,所谓词能达意,这个意表达得是否清晰?是否简洁?还有,要表的这个意本身,有没有问题? 谈到该些与否:既然写了,花时间心力认真写了,就尽可...
一份书账很有意思。
评分APEC小假期间出差,两天时间办了事、看完这本小书。杨葵说叶兆言儒生气,他自己也差不多透出这种气质。能平心静气说说话,说说平心静气的话。于我自己,书账那篇竟然反复看了很多遍,也挺出乎意料。读书的线索总是有趣的。
评分【在 @雨枫书馆 翻书608】“随缘”按一位法师的解释,是“随顺众生的割裂方式去观待,而不割裂”。直指超越二元对立,几个人能做到呢?绝大部分人随的,是自己的习气。比如无可奈何、懈怠了,就美其名曰“随缘”,可明明是“随习”。(P18)
评分不疼不痒。
评分【在 @雨枫书馆 翻书608】“随缘”按一位法师的解释,是“随顺众生的割裂方式去观待,而不割裂”。直指超越二元对立,几个人能做到呢?绝大部分人随的,是自己的习气。比如无可奈何、懈怠了,就美其名曰“随缘”,可明明是“随习”。(P1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