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作家,编剧,摄影师,文化项目策划者。
1984年,开始发表文字,以小说《棋王》著名。其他陆续有剧本、杂文、评论等;1985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驻校作家;1992年,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驻市作家;1995年,香港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2000年,台北驻市作家;2014年6月,出版《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获选中国书业年度图书。
2005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评委;2006年,为《刘小东新作:多米诺》制做图片记录和纪录片;2008年5月,获邀为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大师课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发表于2025-02-25
闲话闲说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没有看过《棋王》,好坏优劣无法评判,但我觉得,只要是小说,已经虚构,成分就不好说,技巧,还有结局,在不在读者的想象,是个大问题。所以,对于剧本,我就很怀疑自己的能力,至于这本书,我很喜欢内容,因为丰满,内容紧实,有趣,其实学术著作,有的时候就会有点学术腔...
评分我个人对阿城先生是有偏爱的,我喜欢他说话的风格——有趣!著杂文的一个关键或许也在于此,简单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恶,不需要太多顾忌世人的看法,给人一个导向而不需要给想象留有太多余地。此书也还是阿城的风格,主观意识强,字里行间都透漏着作者为人处世的哲学。 而且每次看...
评分这是一本老书,被我在图书馆无意翻到。 书中提到一些家庭妇女听一位佣人念红楼梦,不仅津津有味,还要评论一番。这大有世俗之尽头,让我想起前些日子买了本《收获》,母亲说当年没有电视剧都看这书来着。我有点惊讶,如今大学生都轻易不动的纯文学杂志,当年竟然是非常通俗的...
评分 评分图书标签: 阿城 随笔 杂文 文学 中国文学 中国 散文随笔 中国现当代文学
阿城先生散文集,闲谈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擅长清谈的风格。
再读才明白,阿城讲的是,相对独立传统的民间社会与国家权力拉锯,甚至一度被吞没。
评分阿城关于中国世俗和中国小说的一些讲谈集成,大多篇幅短小,碎片时间看完的。挺有趣的。但,是本需要想象力的书,你看了就知道哈哈。
评分也只能当闲书翻翻 我已经后悔去买全集了 !只买 三王与遍地风流 足矣 此外的文字看多会腻 !一个人真的是会被个人过往经历成长环境限得结结实实 唯有能跳出的作家才可珍藏 显然阿城达不到这境界
评分77则讲谈,1987-1993年间。世俗生活的力量可强压一时但如野草随时复萌,办公司皇家礼仪书画即然,鲁迅可隐但新中国无处可隐没有世俗空间,孔子是思想家不迂腐后人附会曲解,德随道变中国不容暴发户,不憎道士因为道士为世俗服务本无神像,儒教管理世俗秩序道教负责生活质量,不为教义只为人伦干架,女韧有侠气而妩媚,基督佛教中国化,唐诗靠传唱兴盛,中原南迁杭州话是北方话,香港餐饮鲜活张曼玉灵都来自世俗,中国阶级互转不与西洋同,雅俗翻转装雅成媚俗,荐读张岱汪曾祺王世襄,礼不下庶人道德有区隔有自为空间。明小说元气足,金瓶梅无性也成肉蒲团无法洁本,红楼梦带入诗意识,鲁迅是特例力荐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普通话用在小说里是湿背心,朱天文不错,王朔王安忆叶兆言贾平凹苏童刘震云何立伟那时都不错。谈话虽早,意思不浅。
评分广州读书那会,放假回来给未来岳父带了点特产,他说:“现在全国商品大流通,都买的到,下次不必了。”他女儿未秉家风,刚打来电话:“还没下车吗?她们说高铁上卖的德州扒鸡特别好吃……(转头问同事)你要不要?你要不要?好吧,你回来时带两袋。”阿城说,礼不下庶人,世俗的日子好过。
闲话闲说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