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奧地利德語小說傢,猶太人。“現代主義文學之父”。生前比較寂寞,逝後纔為世界所驚覺,從而贏得盛名。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
古斯塔夫•雅諾施,1903年生於多瑙河支流德拉瓦河畔的馬爾堡(1918年歸南斯拉夫,南名為馬裏博爾,今屬斯洛文尼亞,臨近奧地利),在布拉格長大,先後在布拉格、埃爾博根和維也納上大學。他創作輕音樂,著有以音樂和音樂傢為題材的書籍多種,因而在傢鄉頗享盛名。二次大戰期間他積極參與反法西斯鬥爭。1968年在布拉格逝世。
趙登榮,北京大學德語係教授、資深翻譯傢,曾任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係副主任、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德語組組長等。主要譯著有《井中男孩》、《荒原狼》、《保護網下》、《悲劇的誕生》、《緻親愛的母親》、《海涅全集》第九捲、卡夫卡短篇小說等。
《卡夫卡談話錄》是由卡夫卡的忘年交雅諾施記述的卡夫卡即興談話錄,雅諾施比卡夫卡小二十歲,是其同事的兒子,經常去卡氏就職的布拉格勞工工傷保險公司探訪他。卡夫卡作為“相當富有的父母的唯一的兒子”和公司法律處處長,一輩子生活在威壓當中,其父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性格專橫如暴君,對唯一幸存的長子卡夫卡寄予瞭莫大的希望,大學時甚至逼其放棄酷愛的文學專業,改修法律,影響籠罩其一生。
“富二代”的身不由己和小職員生涯的萬般無奈,令錶麵的卡夫卡之下頑強生長著一個文學的卡夫卡。本書談話發生的時間跨度,在1920年3月底雅諾施初次拜訪卡夫卡和1922年7月初卡夫卡退休離開保險公司去療養之間。兩年多的時間裏,無數次工間休息見縫插針的聚談,或是漫步在布拉格老城環形道的邊走邊聊,見證瞭晚年卡夫卡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藝術觀,從中可以看到這位貌不驚人的“鬼纔”的許多真知灼見和思想火花。
發表於2025-02-04
卡夫卡談話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卡夫卡 談話錄 外國文學 傳記 文學 訪談 Kafka 奧地利文學
即使真實性存疑,這也是一本傑作,不少觀點仍有啓發性。卡夫卡在這本書裏幾乎被描寫成瞭一個聖人,然而我們需要這種聖人,哪怕他是虛構的。
評分看一遍跟一字一句地讀一遍,還真的是不一樣。之前看的是《卡夫卡口述》三聯那個版本。不知為何要齣不同書名的。要將卡夫卡另外兩本緻菲利斯,緻密倫娜的書信一起看。就更能清楚看到卡夫卡本身的軟弱處矛盾處黑暗處瞭。又黑暗又矛盾又純淨。就是這樣。而且不能剋服。也知道不能剋服。忍受瞭不能剋服。再盡可能地錶達瞭這一切。所以黑暗到不可測的程度,反而是光亮瞭。黑得發瞭亮。此謂文學吧。
評分人都是從內到外的成長過程,而不是從下往上的成長。上帝存在於黑暗之中,無法觸及到。材料特性是有電子決定,國傢是有個體差異決定。徹底消滅惡隻能是夢想,和他保持距離,失去瞭感覺和認識,被上帝拋棄。猶太人的罪惡在於不認識彌賽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上帝。人無法統觀自己。靜心忍耐使人自由。視死如歸。心靈是殘疾的,必須像對盲人和瘸子那樣引領,攙扶他們,平靜,寬容,耐心。耐心是應對一切事情的最好的辦法,人們必須要和一切事情共振。
評分你的詩裏還有許多喧鬧。喧鬧妨礙錶達。 我是灰色的,像灰燼。一隻渴望在石頭之間藏身的寒鴉。 一個人逃脫不瞭他放到世界上來的妖魔。壞事總是從哪裏來迴哪裏去。 您談得更多的是事情在您身上喚起的印象,而不是事件和事物本身。您在撫摸世界,而不是去把握世界。這還不是藝術,這種印象和感情的錶達不過是對世界的小心翼翼的摸索。藝術嚮來都是要投入整個身心的事情,因此,藝術歸根結底是悲劇性的。
評分悲觀的先知通過自己的敏感和睿智得到的“悲哀的預感”,卻在他生前和身後不斷應驗。
卡夫卡談話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