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おおえけんざぶろう)
齣生於1935年的日本小說傢,1959年3月,大江健三郎完成學業,從東京大學法文專業畢業,著有《廣島日記》(1965年)、《作為同時代的人》(1973年)和《小說方法》(1978年)等作品和文論。
諾貝爾文學奬獲奬作傢 大江健三郎 青春至年邁的思緒沉澱
娓娓道盡大江健三郎眼中的父與子、危機與未來、人與世界、愛與和平
《定義集》是大江健三郎先生於2012年7月齣版的隨筆集,原是《朝日新聞》於2004年6月至2012年3月間為大江先生開設的一個專欄,由每月發錶的一篇隨筆連綴而成的這七十二篇文章,記錄瞭大江先生在這六年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憂所慮乃至越陷越深的絕望,當然,也記錄瞭老作傢在這絕望中不斷尋找希望的掙紮。較之於魯迅先生的“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這位老作傢似乎更在意“始自於絕望的希望”。
發表於2025-01-14
定義集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大江健三郎 日本 日本文學 隨筆 散文 散文/隨筆 2015 外國文學
我在讀研究生的幾年前閱讀到大江的《讀書人》時,聯想起自己更早的時候讀《優美的安娜貝爾·李 寒徹顫栗早逝去》時因始終不曾不習慣作者的語言所産生的問題,終於懂得瞭作者提及的被人說為疙裏疙瘩、難以閱讀的日語文體,正是作者自己絞盡腦汁創造齣的,且這種絞盡腦汁的創造被優秀的中文翻譯許金龍老師所領悟,又再度以同樣、但也可能更加不讓人習慣的中文文體予以呈現,並一以貫之,直到如今這部充滿對日本和對人類的憂慮的《定義集》,又不幸遭遇編輯工作不夠細緻,導緻一些能夠肉眼看齣的不準確在書裏齣現,使我意識到我大概已經很難再忍受這種文體瞭……
評分對新開始寫小說的人說
評分三島由紀夫曾說大江的文字充滿瞭“翻譯腔”,閱畢此書後發現這樣的腔調在他筆下真是根深蒂固啊。或許能讓日語除去優柔寡斷的曖昧錶達隻能用這樣的方法瞭。
評分日本作傢,我還是最喜歡大江
評分2018-09已讀。
定義集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