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文十九篇,主要是关于明代经世诸儒的一系列个案研究,书中前三篇为明代思想史研究一般通论、后三篇涉及清初思想。深入讨论真德秀《大学衍义》和丘濬《大学衍义补》,是对经世之学做理论层面的思考,之后展开湛若水、叶春及、吕坤、项乔诸儒的专题,是论述经世之学从中枢到地方再到乡里展开的具体情况。
朱鸿林毕业于香港珠海书院中国文史学系及中国文学研究所,1984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学博士学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研究员、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研究员、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创系系主任,现为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暨讲座教授、香港孔子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香港人文学院创院院士。专攻中国近代历史、宋明理学经典、 明人文集等。
“朱鸿林明史研究系列”为他此前专题研究的系统结集,完整的呈现了其在明史领域创造多年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两月读完。虽是论文集却无愧明代儒学和思想史研究的典范。思想史须探讨思想、文本、人物与时代之间诸多复杂关系。它展示了明代儒学研究的历史新见、文献考辨、方法论甚至现实的道德启发。该书涉及粤儒如丘濬陈白沙湛若水黄佐唐伯元等,可见朱老师在北美香港仍如明儒对乡贤保持“感情上的亲好与认同”。
评分两月读完。虽是论文集却无愧明代儒学和思想史研究的典范。思想史须探讨思想、文本、人物与时代之间诸多复杂关系。它展示了明代儒学研究的历史新见、文献考辨、方法论甚至现实的道德启发。该书涉及粤儒如丘濬陈白沙湛若水黄佐唐伯元等,可见朱老师在北美香港仍如明儒对乡贤保持“感情上的亲好与认同”。
评分文献学功底!对明代中后期思想史的理解。
评分给五颗星,是因为只有五颗星!丘濬、白沙、甘泉、黄佐,无一不是一代名儒,是否可以准备捕捉他们的学术脉络与成就,本身就代表了研究者的水平。出于个人的喜好,最喜欢里面讲《学的》、出处、黄佐与唐伯元的文章,如果说个案研究真的有「见木不见林」的风险,那这些文章就完美诠释了一个好的个案研究如何解释当其时的学脉与情势,甚至怎么让你去碰触这些几百年前读书人的言行与内心。
评分文献学功底!对明代中后期思想史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