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森•索尔兹伯里(1908—1993)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是美国记者,历任《纽约时报》编辑、助理副总编辑、副总编辑等职。在漫长的记者和文学创作生涯中,为反映20世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心血,足迹遍及欧洲、苏俄和远东各主要战场,以其犀利的目光、鲜明的观点和娴熟的文笔,揭露了法西斯侵略者的罪行及其政治、军事内幕。其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声名远扬世界各国。
发表于2024-11-21
长征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前段时间,官方火热开展纪念长征80年重走长征路活动,媒体也大量报道长征事迹。因此,我在微博上看到一篇长微博——《关于长征,我们推荐这十本书》,从中注意到了这本书,直觉告诉我应该读一读。 后来就在x宝上买了这本书的2015年最新重译本。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据说这本书...
评分前段时间,官方火热开展纪念长征80年重走长征路活动,媒体也大量报道长征事迹。因此,我在微博上看到一篇长微博——《关于长征,我们推荐这十本书》,从中注意到了这本书,直觉告诉我应该读一读。 后来就在x宝上买了这本书的2015年最新重译本。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据说这本书...
评分作者是80年代后顺着长征的路线采访加实地考察了一遍,写出来的这本书。作者是记者出身,相对还算客观,不过记者也是人,是人就有主观成分,所以,一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于作者的智慧。 智慧程度越高的人,越贴近事实,同时,智慧程度越高的人,写出来的东西能给人以营养。这...
评分sign,我发现自己真的很喜欢评价人物,原因只有一个:我没有能力或没有兴趣评价其他。什么结构啊、思想啊,觉得自己都驾驭不了,所以只能说说人物,反正这个是一家之言,也不需要什么太高的水平。但是,决定以后要尽量摆脱这个桎梏,书里的精髓不是只有人物。 也是一篇旧文了...
评分历史的车轮缓缓辗过,来到21世纪,再回首曾经的战火连天,熟悉又模糊。1934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由毛泽东带领)、红二方面军(由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后组成)、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中央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撤退和转移。...
图书标签: 历史 长征 外国记者 党史 中国 近代史 好书,值得一读 纪实文学
一本记述20世纪30年代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面临绝境,被迫转移,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脱离险境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这本关于长征的书自1985年10月在美国出版以来,在很短时间里就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该书还在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国家及许多小国翻印出版。那些从未阅读过红军壮丽史诗的人们,现在可以从这本书中开始了解那些为中国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质。他们将从这里开始知道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一场生存大博弈。他们仅仅从统计数值中就可以明白红军所作出的牺牲有多么重大。
索尔兹伯里的案头工作相当好,采访了当时他能采访到的一切亲历者,查阅了大量报纸、回忆录、日记等第一手资料,虽然难免还是有讹误错漏,但叙述条理清晰,努力排除各种资料中过于带个人感情和自相矛盾的地方,已经做得很好了,在讲述长征的同时试图去理解太祖也十分有趣,可能所有观点加起来就是真相?
评分长征对于我而言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从小到大关于关于长征的课文、诗歌、文艺作品不绝于耳不可谓不熟悉;而正是在这种熟悉的感觉中缺乏了对它系统仔细的研究和认识,所谓的熟悉也只是一个笼统的大约的轮廓。所以一直以来都想对长征进行一次思想上的探访。 而最近经朋友推荐阅读了这本《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让我对长征从开始到结束有了一个彻底的了解,以前那些笼统的、分散的认知也能够被串起来,对长征也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外国记者,是原纽约时报的副总编辑,这就增强了本书的客观性和专业性。作者1984年重走了一遍长征路,对沿途的地理人文进行了仔细的探访,同时对当时尚在的参加过长征的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对已有的关于长征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印证,可以说是一本关于长征极富亲临感的叙述。
评分客观描述,不动声色。长征中的红军远非完美,没有明确的目标,统一战线的主张在后期才出现,有的只是坚持和信念、时间加上一些运气。
评分纽约时报前副总编写的,值得一阅
评分1.出乎意料得好读,当故事书看的,虽然并没有那么“前所未闻”。2.最后两章的众星陨落令人唏嘘,画龙点睛之笔,分量顶半本书。3.对战斗常常一笔带过,而着墨于细枝末节处,长征亲历者的个人感受是一大特色。
长征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