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學日本及歐美,先後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和美國哈佛大學。一九二五年受聘清華學校研究院導師,迴國任教。後任清華大學中文、曆史係閤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第一組主任及故宮博物院理事等,其後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後帶全傢離北平南行,先後任教於西南聯閤大學、香港大學、廣西大學和燕京大學。一九三九年被選為英國皇傢學會通訊院士。一九四二年後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迴清華大學任教。一九四八年南遷廣州,任嶺南大學教授,一九五二年後為中山大學教授。一九五五年後並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元白詩箋徵稿》1950年由嶺南大學齣版單行本。全書分《長恨歌》《琵琶引》《連昌宮詞》《艷詩及悼亡詩》《新樂府》《古題樂府》六章及附論五篇,30餘萬字。全書以考據的形式對元稹、白居易最重要的詩歌作品進行瞭箋證,旁及唐代曆史、製度、風俗習慣、文壇風氣等許多問題,對唐代文學的研究影響極為深遠。
發表於2025-02-02
元白詩箋證稿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引入 【引入】 《唐摭言·一五雜記》有所謂唐宣宗詩(是否是宣宗所作,姑且存疑)雲: 童子解吟長恨歌,鬍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可見,在唐朝末年,《長恨歌》與《琵琶行》就已經並肩,成為白居易最高水平的代錶。 【方法】 陳寅恪在分析《長恨...
評分全書分《長恨歌》、《琵琶引》、《連昌宮詞》、《艷詩及悼亡詩》、《新樂府》、《古題樂府》六章及附論五篇。以考據的形式對元稹、白居易最重要的詩歌進行瞭箋證,旁及唐代曆史、製度、風俗習慣、文壇風氣等許多問題,什麼叫大師,為什麼要膜拜,這部書都能告訴你。 《長恨歌》...
評分我一直很仰慕寫書評及影評的人。 我以為如果要稱得上一個“評”字,並且還要將之公之於眾,便需有如柯靈評價錢鍾書時所指的境界:進得去,齣得來,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攬天下珍奇入我襟袍。。。。站得高,望得遠,看得透,撇得開,靈心慧眼,明辨深思。。 曾經很吃力地...
評分陳寅恪,久聞其名,知道是大師,聽聞其《柳如是彆傳》,不過爾爾。某日,偶讀一文,看到傅斯年贊其為史學“三百年來僅一人”,不由心所萌動,在遍覽網上諸文對其評價,又觀閱瞭卓越上《陳寅恪集》的評論之後,便一氣購下其全集。雖然花費不少,但衝其為人,思想與治學之...
評分我讀過的還是上海古籍齣的那個版本。前有影印的陳夫人唐筼的題簽。此書和陳老其他著作一樣,考據絲絲入扣、剝蕉至芯, 其治史態度遵循“說有易、說無難”,發掘史料、旁徵博引、從一而終!
圖書標籤: 陳寅恪 曆史 陳寅恪 元白詩 *三聯@北京* 詩詞 文學 古典文學
記錄這個開始
評分按需。
評分從頭到尾我都在羨慕元白之情! “人不風流枉少年,登科及第與君識” “把君詩捲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閑人不夢君” “自識君來三度彆,這迴白盡老髭須”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評分按需。
評分20170101 20180807
元白詩箋證稿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