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南迁广州,为中山大学教授。
陈寅恪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他以终生的学术实践标举现代学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发表于2025-04-10
金明館叢稿初編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读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和唐长孺《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小结 陈先生将《桃花源记》的历史叙述放在刘裕入关灭后秦之时,此刻正处于战争时期,陈先生自然会将坞堡放在战乱的背景下,而忽略了坞堡除却流亡集团所建,躲避战乱外,尚有为朝廷所立防御外敌之用。唐先生认为《桃...
评分 评分陳寅恪先生《金明館叢稿初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再版。下引此書,注明篇名及頁次)凡有論文二十篇,蓋多及於歷史而少論及其他。余於歷史,孰甚少瞭解,故於具體之史實不敢論及;況此書之論文,皆垂範之作,實非數千字而可窮盡其意。故僅舉讀此書之幾點淺陋...
评分读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和唐长孺《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小结 陈先生将《桃花源记》的历史叙述放在刘裕入关灭后秦之时,此刻正处于战争时期,陈先生自然会将坞堡放在战乱的背景下,而忽略了坞堡除却流亡集团所建,躲避战乱外,尚有为朝廷所立防御外敌之用。唐先生认为《桃...
图书标签: 陈寅恪 历史 魏晋南北朝 陳寅恪 古代史 中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思想史
陈寅恪集之一种。收作者手定的重要论文《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述东晋王导之功业》《支愍度学说考》《论韩愈》等二十篇,涉及中古政治、经济、典制、文化、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劉復愚遺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問題》P363-364引杜詩「胡童結束還難有」,陳以「胡」乃「胡人」之「胡」,非「湖水」之「湖」。此說實可以下句「楚女腰肢亦可憐」為證,即「胡童」對「楚女」之謂也。
评分《劉復愚遺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問題》P363-364引杜詩「胡童結束還難有」,陳以「胡」乃「胡人」之「胡」,非「湖水」之「湖」。此說實可以下句「楚女腰肢亦可憐」為證,即「胡童」對「楚女」之謂也。
评分按需。
评分漸漸懂得了陳寅恪政治史研究方法的不足
评分第四遍
金明館叢稿初編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