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布鲁姆(1930— ):当代美国极富影响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曾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诗歌批评、理论批评和宗教批评,代表作有《影响的焦虑》(1973)、《误读之图》(1975)、《西方正典》(1994)、《莎士比亚:人的发明》(1998)等,被誉为“西方传统中最有天赋、最有原创性和最有煸动性的一位文学批评家”。
发表于2025-02-02
如何读,为什么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文学是善的一种形式 顾文豪 刊于2011年6月18日《文汇报》 电影《国王的演讲》中有个颇有意味的段落,罗格医生拿《费加罗婚礼序曲》堵住伯蒂的耳朵,请他大声诵读莎翁名段“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伯蒂满心疑虑战战兢兢,浑然不觉自己其实读得酣畅雄浑...
评分在西方文学研究界,哈罗德•布鲁姆是个十足的异类,一方面,他列出的那些伟大的书的清单,被英国批评家约翰•凯里讥讽为 “当然不是给人类看的,它们倒更像是发送给上帝的期末汇报,好让他老人家看看他的人间子民们是多么具有文化修养“,把布鲁姆说得像个陈腐的学院...
评分“坏作品永远是一样的,伟大的作品却千差万别。” 哈罗德·布鲁姆的《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中可以抽离出很多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金句”,以上这句话还算是很平易的,但这句看似普通戏仿而来的句子却已经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读”的问题。当然,“如何读”和“为什么读”永...
评分读的书越多,人老的越快。 读一本书,陪着书中人走过一段又一段漫长的旅途,到最后,无论是身心俱疲还是得到了治愈,终究都会无可避免的老去。一个真正的读者总会不知不觉间将书中人的人生经验植入自己的记忆之中,再去观照、思考和反思,最终比书中人老的更快。直至掩卷那一刻...
图书标签: 哈罗德·布鲁姆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文学 阅读 外国文学 美国 H黄灿然
布鲁姆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本书可以说是《西方正典》的互补版,已读过《西方正典》的读者,可在这里再探索和再发现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鲁姆的批评能量;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则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一本让我非常惊喜的书。如果能先读完提到的所有作品再读会更爽。也只能留到九月二刷了。分短篇小说、诗、长篇小说、戏剧几个部分。诗的部分需要认真重读。★补英诗基础。现代短篇小说:契诃夫一海明威模式&卡夫卡一博尔赫斯模式。所有伟大的短篇小说中的人物:“不是真正讲他们的话——不是谈话,不是说给彼此听——他们不是在街头讲话,而是如喷泉喷射或如月光散发或如大海掀起风暴,而他们的沉默则是邪恶的岩石的沉默”。背诗使我们拥有诗和被诗拥有。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影响。关于阅读姿态:傲慢和恐惧的阅读都摧毁你的理解和乐趣。哈姆雷特超越了性别。哈姆雷特的预言,再理解。
评分“莎士比亚式”也许是这本书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了……另外,读布鲁姆评论那些已读过了的作家的作品,就像在无边的旷野上奔跑,而月亮慢慢升了起来,至于那些还未曾读的,又像踩着纸片楼梯往上行进一样,时不时有坠空之忧惧。
评分不仅教我如何读一部作品,还教我可以怀着哪些期待去阅读。
评分作者对莎士比亚深深的爱啊。
评分专业的批评家x真诚热情的读者!比导读和评论更有意义的是对阅读观念的绝佳指引 "阅读即是消减孤独和增强自我" 顺便布鲁姆真是天下第一莎士比亚吹 R. I. P.
如何读,为什么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