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94年出版《爱情和其他魔鬼》。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德劳拉神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个长发委地的少女,坐在一扇无始无终的窗户前吃葡萄,窗外是大雪覆盖的原野,女孩每吃掉一颗,葡萄串上就又长出一颗新的来。
他被派往克拉拉修道院为一个女孩驱魔,十二岁生日前夕,她被一条疯狗咬伤了脚踝。
踏进修道院,神父愣住了:和他梦中吃葡萄的女孩一模一样!
在那间幽暗破败的牢房里,他们疯狂地相爱了。
★万物都和爱有关 ,献给浸在泪水之中的人们
★爱情是什么?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它是一种病,在《爱情和其他魔鬼》里,它是疯狂的魔鬼。
《爱情和其他魔鬼》是马尔克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与《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样,是马尔克斯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
★从写法上,其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魅力可以与《百年孤独》媲美,故事围绕四五个人物展开,以十二岁女孩和中年神父的爱情为主线,魔幻依旧魔幻,现实更加现实。
★ 这些天里,女孩问过他,是不是真的像歌里唱的那样,爱情能战胜一切。
“没错,”他答道,“可你最好别信。”
究竟什么样的小说,能让人认定小说家是个不会被文学吞噬,能入魔界,也能入佛界的幸福的人? 马尔克斯绝对是我心中上述小说家的典范,他看到事物的每一个层面,之后依然能豁达。 正如他在这本书中借女主父亲之口所说的那句巧妙的话:“爱情能战胜一切——这是真的,但你最好不...
评分 评分这本书在马尔克斯作品群里毫不起眼,无他,只因《百年孤独》名头太大,《霍乱时期爱情》被读得太多。吃惯了山珍海味,神马江南名烩神马满汉全席,都只算是等而下之。 所有作品里,名气最大的,就是那部神作,不多语。 第一,你知道哪本书最被高估了? 非《苦妓回忆录》莫属,因...
评分究竟什么样的小说,能让人认定小说家是个不会被文学吞噬,能入魔界,也能入佛界的幸福的人? 马尔克斯绝对是我心中上述小说家的典范,他看到事物的每一个层面,之后依然能豁达。 正如他在这本书中借女主父亲之口所说的那句巧妙的话:“爱情能战胜一切——这是真的,但你最好不...
评分"凡是幸福无法治愈的,任何药物也都不可治愈。" “一个疯子,只要有人能接受他的逻辑,他就不能算是疯子。” 女孩问他,是不是真的像歌里唱的那样,爱情能战胜一切。“没错,”他答道,“可你最好别信。” “想法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它们就像一群小天使,在那儿飞来飞去。” ...
他打开谢尔娃·玛丽亚的小箱子,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放到桌上。他挨个辨认,带着肉体的贪婪嗅闻它们,抚爱它们,用淫秽的六韵步诗对它们说话,直到自己再也无法忍受。于是,他脱光衣服,从工作台的抽屉里取出那把平日路的碰都不敢碰的铁戒尺,满腔仇恨地抽打起自己来,狠了心要把谢尔娃·玛丽亚的影子从他的身体里彻底赶出去。主教心里一直牵挂着他,看见他的时候,他正在一滩鲜血和眼泪中打滚。 “是魔鬼,我的神父,”德劳拉对主教说,“是最可怕的那种魔鬼。”
评分纯粹的爱情之作,其实是很普通的梗,但是在马尔克斯的笔下就能生出别样的色彩,炽热迷人似罂粟花般无解。
评分2016年已读110:并不觉得这是一个爱情故事,虽然老马在这部小说里也呈现了所谓爱情的不同面目。十二岁的谢尔娃•玛利亚就像是围猎场里一只令人垂涎已久的、无辜而无助的猎物,被世俗的流言、亲人的背弃、信仰的昏聩合力放到刑具上肢解。在这个四面楚歌的故事里,爱情也是魔鬼的化身之一,它也许带来了一时的慰藉,却并不足以成为对抗命运的筹码。
评分一起事故,一场围剿,一则寓言,一个真正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2016年第1本就是老马,美妙开端】
评分爱情是魔鬼,也是一种天赋,任谁也阻止不了,压抑不住,就像那一头在死后汩汩冒出的金色头发,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不曾停止生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