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发表于2025-02-02
局外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妈妈一定感受到了解脱,因而准备再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哭她。而我,我现在也感到自己准备好把一切再过一遍。”——《局外人》 坦白说不知道该从什么角度来谈加缪,也不知道该怎么聊这本书,所以借鉴之前看马原的讲义,他说的是一个小说的9种写法(或者叫死...
评分你有没有尝试过从悬崖绝壁的顶端往下跳? 应该没有。 为什么? 因为你会死。我也会,所有人都会。 答案既简单又神秘深奥。在我们同狩猎采集为生的祖先分道扬镳的几千年里,许多人在不停地探索这些自然科学的奥秘。这些奥秘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有关。值得庆幸的是,从牛顿力学到...
评分人常常会在一些很平凡的时候静下心来,停下脚步思考,看书,学习,探索生命的意义。 当看到一篇教人如何在更快更高效读书的文章后,我开始陷入质疑,读书真的需要那样争分夺秒和仪式感吗?许多名人确实都把读书列入每日计划中,更有甚者比如李欣频曾在一年的365天里每天读一本...
评分 评分只是表面冷冰冰——读《局外人》后的琐碎感想 妈妈的同事在她婆婆的葬礼上哭得异常伤心,所有在场的吊唁者都为之动容,事后人们纷纷夸赞这个儿媳妇孝顺、有良心,婆婆在天之灵应该为有这样的儿媳妇而感到高兴。而妈妈却告诉我,她的同事和婆婆的关系其实非常不好,之所以她哭...
图书标签: 加缪 阿尔贝·加缪 存在主义 小说 法国 法国文学 外国文学 文学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在我看来,这种置身事外的态度绝不是因为冷漠无情,正如加缪自己所分析的:“他内心深处到处充满深情,那种追求绝对和真理的深情在激励着他。”反而是远离事物才能看得透彻的上帝视角。然而人类这种群居社会性动物无法扮演上帝,因为上帝的行为不需要对任何人解释负责,而人类却时刻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所以从来不是神在审判人,只是群体意志在审判“异端”。在休息室读最后一段的时候,有人进来开始播放交响乐。那种醍醐灌顶的透彻与把握了自我永远有理的感觉,激动人心。
评分最后的爆发把我震撼得双手颤抖。
评分“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我们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如同相逢在镜子中”
评分“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
评分上次读这本的时候囫囵吞枣读的太快,读完就记不得内容了,这次抽空重读一下发现真的没啥内容。不过发现个有趣的地方,在序言的解读文章里,“局外人”被解读为:默尔索在法庭上被人曲解,一个老实人被肆意扣以“邪恶”的罪名,无力申辩,仿佛“被取代了”,批判的是法律与法庭。而豆瓣里的各种热评则把主人公与生活的隔膜和冷漠感,作为理解“局外人”的重点。这两种理解方式其实差的挺远的,重读之后我更倾向第一种解读。此外还有人说这书跟《荒原狼》是一样的,我觉得这是扯淡,诚然一个读者靠着极强的意淫能力是可以随意解读文学作品的,只看自己想看的东西是人的天性,当然,也可笑的很。
局外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