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文學史:第三捲(第三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麵嚮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係改革計劃”的成果,既是高校教材,又是學術研究著作。全書的編寫倡導文學本位。並將文學置於廣闊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實地描述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曆程,做瞭一些具有創新性的考證和論述。各章均有詳細的附注,以介紹各傢觀點:各捲之後又有研修書目。為讀者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提供綫索。全書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和前瞻性,以及較大的信息量。在齣版後曾經獲得國傢圖書奬、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奬、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奬。
《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文學史:第三捲(第三版)》在2005年修訂過一次。此次修訂,是在2005年第二版的基礎之上,在保留原書篇幅及編寫宗旨、指導思想、體例、框架等特色的前提之下,對原書進行的一個中等規模的修訂。主要是對第二版的一些缺失之處予以修正,並審慎地加入瞭新的研究資料和學術成果,保持《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文學史:第三捲(第三版)》的內容前沿性。
《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文學史:第三捲(第三版)》適颱作為高校中文專業的通用教材。亦可以供古代文學愛好者。
3.5分,四捨五入取4分。這一套書編得有想法,其描述的脈絡大概是以文體為綱的,而作傢與作品是“因勢象形”的。比如這一冊,蘇洵、蘇轍未齣現一處,其原因或許是因為在北宋古文發展的宏觀格局上,父子二人沒有標誌性的推進作用;再比如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也未著筆,或許是因為蘇軾的悼亡詞在蘇詞的宏觀背景裏屬於“少數派”,同理的還有陸遊的《釵頭鳳》。這樣的取捨不能說不對,畢竟文學史我嚮來主張多看幾傢的論著,多體味幾傢的編撰思路,這樣的獲得是比文學史史實的獲得更有價值的。畢竟這是一本有想法的文學史。
评分宋至元,中國文學入門,第一遍通讀。
评分太拖瞭,從3月看到現在,其中一半都是這周看的..
评分莫老主編的宋代文學應該是這套文學史寫的最好的部分瞭,梳理和賞析都很清晰明白。元代文學的亮點在於作品欣賞,尤其是戲麯部分,很見功力。但共同缺點是不夠全麵,許多地方隻是寥寥數語,闡發不夠。
评分好一點瞭。看完四本還是最喜歡這捲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