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渡:台湾诗人、作家。1958年生于台湾台中农家,写过诗、散文,编过杂志。曾任《中时晚报》总主笔、《中国时报》副总主笔、辅仁大学讲师,主持过专题报导电视节目“台湾思想起”、“与世界共舞”等。2008年起,任“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筹办过《两岸汉字艺术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合办,已举办第五届), 筹办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大辞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合作,进入第五年), 举办两岸大学生书法交流展等十余项两岸文化活动。著作主要有:诗集《南方》、《刺客的歌:杨渡长诗选》,散文集《三两个朋友》、《飘流万里》,报告文学《民间的力量》等,传记《红云:严秀峰传》、《激动一九四五》、《简吉:台湾农民运动史诗》、《暗夜里的传灯人》及专著《日据时期台湾新剧运动》等十数种。
发表于2025-02-24
一百年漂泊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一直希望看到的是一本学理性的历史回顾史书,但事实是,作者写的是回忆过去的随笔文学作品。所以失落还是很大的。这种不不对称会很大程度上让我忽略书本身存在的一些在我的预想之外的价值。 关于作者的文笔啊技巧啊我没有鉴赏能力。不过一句直击人心的句子也没有看到,很多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图书标签: 台湾 历史 台湾文学 杨渡 纪实文学 传记 小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一个一百年前从大陆避祸逃到台湾定居的农民家族,从晚清到日据时代,再到光复后国民党主政的七十年,五代人一路走来的真实故事,将给熟知海峡两岸国共斗争史,却不了解对岸社会演变和民间生活史的大陆读者,带来鲜活的全景式画面:
“弘农堂”三合院里祖先从大陆挑过海峡的“唐山石”,象征了家族的血缘根基;日语流利的三叔公“二战”后期被调往上海法院做通译,包裹着台湾被出卖和扭曲的历史;通灵的外公呈现着台湾民间信仰的奇观;奶奶和“稻田里的妈妈”是一个家族能够生存延续的保卫者;能创业、能闯祸的强韧父亲是台湾进入工业时代的弄潮儿;而第一人称的叙述者体验了时代的创痛,同时也领受了历史赐予的经验智慧,他描绘出台湾社会五光十色的世相,和几代人在时代变迁中磕磕绊绊、摸爬滚打、艰难奋斗的故事,不啻一部台湾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到商业社会的演进史。
这部自传体小说不仅有起伏跌宕吸引人的情节,更展示了时代变迁中富于启示、引人深思的万千气象。作者企图用故事来显现台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寻常农村生民的社会生活史和 “台湾经济奇迹”背后的故事,透视百年来台湾农村的生活图景和向工业社会、商业社会转型的困顿与艰辛。而那些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似曾相识的一幕幕场景,更是值得大陆读者们深思和借鉴。
颇具传奇色彩的父亲,农人出身,却一辈子争强斗狠,从夜不归宿的混混到铤而走险让全家背上巨债的赌徒,再到自学成才,成功研究出日本最前沿技术的工厂主。杨渡以他父亲的一生为主线,以近70年的三代家族叙事,讲述一个普通台湾农人家庭、一群祖先从唐山迁徙而来的异乡人,如何在政权更替、社会转型的大时代中摸爬滚打。以小见大的写法不稀奇,但小到直面亲情,大到时代巨变,同时驾驭这两个其实很难的题材不容易,最难得的是娓娓道来又张弛有度。在一系列惊心动魄之后,当他父亲终于翻身,他带读大学的杨渡长途驾车去谈生意,有意出入欢场。夜深人静之时望着远处灯火,他平静地说:一个人总要出去走踏过,才能成为一个男人。我以为,这是全书最动人的情节。
评分买纸质版再读一遍吧。
评分平实的文字记叙了并不平凡的历程,苍茫百年中那些父辈的身影那些历史印记,实在太过熟悉:农业社会转向工业时代的浮沉,不也是如今我们正经历着的么?从独裁专制走向呼唤民主的心声,不也是如今我们正渴望着的么?那整整一代人内心深处的无所依归,和自强不息艰难打拼,又岂是今日几声“独立还是统一”的质询所能总结的?也许很多答案要像书中所说,时间才是唯一的救赎。
评分在书店里一翻便放不下。台湾的过去就是大陆的现在。敬重里面不服输的父亲和隐忍包容的母亲,大时代的构成往往是平凡的每个人。文笔淡淡的,倒是确实不如齐邦媛有格局,但作者的本意就在写母亲,写家族,时代倒是旁逸斜出的。
评分少时读台湾乡土文学作品,多在工商社会对农业社会的倾轧,此作着眼来自农耕家族的分子如何自觉跟附上工业化转型,确是对以往阅读经验的补充和调整;同时,又以个体写作的细节和感觉丰富时代与社会转型叙事,执着而放浪的父亲、因“跳票”而刑拘的母亲,也是一种70年代文学经验的拓展。继者,当吃重的70、80年代个体叙事迎来90年代经济再次转型之时,杨渡以较凝练的笔法为这个“短工业化”时代做下注脚,'告别的年代"、“一场眠梦”……如赵刚所说,以“厚重之德”重建一个真正民主社会的主体。这或许是比“漂泊”本身更值得书写的地方。
一百年漂泊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