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渡:颱灣詩人、作傢。1958年生於颱灣颱中農傢,寫過詩、散文,編過雜誌。曾任《中時晚報》總主筆、《中國時報》副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主持過專題報導電視節目“颱灣思想起”、“與世界共舞”等。2008年起,任“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籌辦過《兩岸漢字藝術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閤辦,已舉辦第五屆), 籌辦兩岸閤編《中華語文大辭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閤作,進入第五年), 舉辦兩岸大學生書法交流展等十餘項兩岸文化活動。著作主要有:詩集《南方》、《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散文集《三兩個朋友》、《飄流萬裏》,報告文學《民間的力量》等,傳記《紅雲:嚴秀峰傳》、《激動一九四五》、《簡吉:颱灣農民運動史詩》、《暗夜裏的傳燈人》及專著《日據時期颱灣新劇運動》等十數種。
一個一百年前從大陸避禍逃到颱灣定居的農民傢族,從晚清到日據時代,再到光復後國民黨主政的七十年,五代人一路走來的真實故事,將給熟知海峽兩岸國共鬥爭史,卻不瞭解對岸社會演變和民間生活史的大陸讀者,帶來鮮活的全景式畫麵:
“弘農堂”三閤院裏祖先從大陸挑過海峽的“唐山石”,象徵瞭傢族的血緣根基;日語流利的三叔公“二戰”後期被調往上海法院做通譯,包裹著颱灣被齣賣和扭麯的曆史;通靈的外公呈現著颱灣民間信仰的奇觀;奶奶和“稻田裏的媽媽”是一個傢族能夠生存延續的保衛者;能創業、能闖禍的強韌父親是颱灣進入工業時代的弄潮兒;而第一人稱的敘述者體驗瞭時代的創痛,同時也領受瞭曆史賜予的經驗智慧,他描繪齣颱灣社會五光十色的世相,和幾代人在時代變遷中磕磕絆絆、摸爬滾打、艱難奮鬥的故事,不啻一部颱灣從農耕社會、工業社會到商業社會的演進史。
這部自傳體小說不僅有起伏跌宕吸引人的情節,更展示瞭時代變遷中富於啓示、引人深思的萬韆氣象。作者企圖用故事來顯現颱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尋常農村生民的社會生活史和 “颱灣經濟奇跡”背後的故事,透視百年來颱灣農村的生活圖景和嚮工業社會、商業社會轉型的睏頓與艱辛。而那些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似曾相識的一幕幕場景,更是值得大陸讀者們深思和藉鑒。
發表於2025-02-07
一百年漂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挺厚的一本書,讀來並不費力。全書以颱中一個小村落為縮影,描寫瞭颱灣從60年代至今所經曆的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到商業社會的劇變。其中60/70年代的情景感覺十分熟悉,像是自己從小經曆過的80/90年代。 但盡管是置於大時代變遷的大背景下,前大半部分都多是敘述傢庭的細碎瑣...
評分我一直希望看到的是一本學理性的曆史迴顧史書,但事實是,作者寫的是迴憶過去的隨筆文學作品。所以失落還是很大的。這種不不對稱會很大程度上讓我忽略書本身存在的一些在我的預想之外的價值。 關於作者的文筆啊技巧啊我沒有鑒賞能力。不過一句直擊人心的句子也沒有看到,很多也...
評分讀完發現自己竟是淚流滿麵,我是一個很少看書看電影流淚的姑娘,可能是天生老倔,彆人覺得要準備紙巾的電影書籍我是從來不用準備的,但是此書卻讓我幾次止不住淚流滿麵。楊渡在講述自己的、傢鄉的故事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就在他身邊看著他,看著他周圍經曆的一切。也許我們認為...
評分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係作者。 作者:隱.恍兮惚兮(來自豆瓣) 來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13049104/ 《美國達人》有一期,上來一位20歲剛齣頭的帥小夥,他說他特彆愛唱歌,送pizza謀生,但有事沒事就喜歡給大傢唱一段。 大傢對他的期待是搖滾或流行樂...
圖書標籤: 颱灣 曆史 颱灣文學 楊渡 紀實文學 傳記 小說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平實的文字記敘瞭並不平凡的曆程,蒼茫百年中那些父輩的身影那些曆史印記,實在太過熟悉:農業社會轉嚮工業時代的浮沉,不也是如今我們正經曆著的麼?從獨裁專製走嚮呼喚民主的心聲,不也是如今我們正渴望著的麼?那整整一代人內心深處的無所依歸,和自強不息艱難打拼,又豈是今日幾聲“獨立還是統一”的質詢所能總結的?也許很多答案要像書中所說,時間纔是唯一的救贖。
評分很好讀的書,作者寫的很樸實,很多地方讓人動容。有時候會覺得這不是在寫颱灣,迴想起傢鄉的種種! “顛倒迷錯,流浪生死”,我們都是在無邊無際的時間裏流浪的人!哪有什麼日本人,中國人,颱灣人,都不過是被命運捉弄的可憐人兒!
評分挑著一個石頭來到廟口開花散葉的祖輩。抗戰中被美軍飛機轟炸立誌要做飛行員報仇的叔祖。得知日本投降,在上海街頭先痛哭又莫名其妙成為戰勝國國民的叔公。仿佛能通靈和“三界公”順暢交流的外祖父。一直要養雞養鴨的祖母。魅寇開辦瓦廠。憑“公地放領”獲得土地。賣地,和朋友一起開辦鍋爐廠,從農民開始走上生意人之路。初做生意的懵懂和闖蕩。經營不利,找傢人的身份開空頭支票。水田裏的媽媽,水災,探監送飯。經濟興盛,鍋爐市場繁榮。作為頭傢娘為鍋爐廠的男工提親。鍋爐廠和對麵紡織工廠的鑰匙俱樂部。遊曆日本學習行業前端知識,購買專利不成怒而自行研發齣鍋爐新工藝。立誌重修媽祖廟,成為後半生最大依托的魅寇。1994年聽到李登輝說齣“颱灣人的悲哀”感同身受,常看政論節目的魅寇。老病的父親,蒼涼的背影。
評分讀這本書期間,我在公交上突然抬頭看到窗外經過的成都街景都會受到一些些感動。書是以「父親生病」來牽綫敘述的,敘述父親、母親、父親的父親、父親的母親、鄰居、村民……楊渡筆下的是一個變革中的颱灣,楊渡在鄉下,與城市隔離,於是變革中的各種遺留得以在這隔絕中發酵,生齣五顔六色的黴花。楊渡本人的敘述是中立的,他不會去憎恨時代,也不會去埋怨當年好賭、頑固的父親。這是書的主綫。分綫也很精彩,村中各種各樣的人物登颱唱戲,不管是能算陰陽的阿公,還是考學考到神經齣毛病的人,或者能看魚預告天氣的橋邊的人(書讀瞭有點久瞭,名字全不記得瞭),這些人組成瞭一個村子的人情。再另一方麵的,書中這些人物口中的人、事,組成瞭楊渡筆下的傢、村子,乃至於鄉土的颱灣。書很厚,但很好讀。楊渡之前,陌生的民俗從未這麼好讀,有趣過。
評分少時讀颱灣鄉土文學作品,多在工商社會對農業社會的傾軋,此作著眼來自農耕傢族的分子如何自覺跟附上工業化轉型,確是對以往閱讀經驗的補充和調整;同時,又以個體寫作的細節和感覺豐富時代與社會轉型敘事,執著而放浪的父親、因“跳票”而刑拘的母親,也是一種70年代文學經驗的拓展。繼者,當吃重的70、80年代個體敘事迎來90年代經濟再次轉型之時,楊渡以較凝練的筆法為這個“短工業化”時代做下注腳,'告彆的年代"、“一場眠夢”……如趙剛所說,以“厚重之德”重建一個真正民主社會的主體。這或許是比“漂泊”本身更值得書寫的地方。
一百年漂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