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籍以色列裔汉学家鲁特•哈罗博士于1957年出生在以色列,1980年移居德国。1994年进大学开始学习汉语、戏剧、媒体科学,后曾赴南京留学。她的硕士论文《拉贝在中国》2008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
哈罗博士于1994年开始在德国学习中文,1997年前往中国,在南京大学学习汉语。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她决定着手研究关于“中国大陆及台湾慰安妇”现状的问题。在阅读了相关的西方和日本作家写作的书籍后,作者发现它们大多只提及韩国“慰安妇”,认为有必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2001年12月,她特意赴荷兰海牙旁听了与“慰安妇”问题有关的国际法庭的审判,结识了上海大学历史系的苏智良教授,并在他的帮助下于2002年前往武汉与三个当年的“慰安妇”幸存者见面,同时进行了采访。在中国期间,哈罗博士与中国的历史教授和作家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获取了不少第一手材料。2011年,哈罗博士根据自己的研究写成博士论文,获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博士学位。
发表于2024-12-22
慰安妇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期间的高教授讽刺了中国多少这种人 不过他的确是做了实事 无论是出于为名还是为利 亚洲妇女基金会真是一个令人纠结的存在 其实选择权还是在于那些被迫害的妇女吧 这已经不能简单地从失节方面来讨论 年少时饱经摧残 年迈时穷困潦倒地快活不下去 这种情况 又该怎么办呢 我梦到我...
评分“下一代,只要再等到下一代,我们曾有的罪孽,就可以被干干净净地遗忘了,我们的民族仍旧是高贵的。” 也许,那些企图遗忘自己前辈所犯下的罪行的日本右翼分子,就是被这个念头所支配着,日复一日地漠视他人的拷问,和来自道德社会的鄙夷——但是,失去道德审判感的他们,在这...
评分——读《慰安妇》有感 不敢触摸,害怕还没愈合的伤口反复、发炎、又撕碎、流血,身体又像踩在针尖上,一移动就刺痛心底,溃败不堪。 “慰安妇。”用中文说出来都觉得羞愧、难以启齿的三个字,只好用日语说出来。“いあんふ”从军以“安抚”军人的妇女。随着时间的流逝,幸存者...
评分“下一代,只要再等到下一代,我们曾有的罪孽,就可以被干干净净地遗忘了,我们的民族仍旧是高贵的。” 也许,那些企图遗忘自己前辈所犯下的罪行的日本右翼分子,就是被这个念头所支配着,日复一日地漠视他人的拷问,和来自道德社会的鄙夷——但是,失去道德审判感的他们,在这...
评分——读《慰安妇》有感 不敢触摸,害怕还没愈合的伤口反复、发炎、又撕碎、流血,身体又像踩在针尖上,一移动就刺痛心底,溃败不堪。 “慰安妇。”用中文说出来都觉得羞愧、难以启齿的三个字,只好用日语说出来。“いあんふ”从军以“安抚”军人的妇女。随着时间的流逝,幸存者...
图书标签: 慰安妇 历史 人道 战争 纪实文学 纪实 文学 外国文学
小说共有三条线索。一是在日本法庭,当年的“慰安妇”林美安,现在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起诉日本政府当年强征慰安妇。
在审理期间,美安回忆起过去的痛苦经历。她于1924年出生在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小村庄。她的父母是种植水稻的农民,她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哥哥。家里比较穷,但是从来没有遭受饥饿。美安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1938年,美安13岁的时候,她的父亲病得很重,不能工作。美安不得不辍学寻找一份工作。在这个时候,她看到某公司登在报纸上的广告,寻找年轻女孩做简单的工作,美安就此被骗进了日军的“慰安所”。作为慰安妇,她每天都要遭受很多日本兵的强奸、殴打。在度日如年的五年之后,美安终于有机会逃了出去,辗转到了上海一个有钱人的家里当了保姆,却被来访的其中一名日本兵认出。美安只好连夜逃亡。历经艰辛,她终于回到了家。她不敢向亲人吐露真情。在家人的催促下,她嫁给了一个同村人。她的慰安妇历史被村里的人知道后,美安遭到了家人和全村人的鄙视,后来家庭破裂,她被迫迁到村边的破房居住,最后美安决定背井离乡,去一个无人认识自己的地方。美安来到南京,当了售货员。
另一方面,德国留学生丽莎在前往南京留学的过程中第一次听说了“慰安妇”这段历史,决定以此进行研究。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丽莎结识了一些相关人士,其中就有与曾经的“慰安妇”林美安相依为命的女孩苏和平。在得知丽莎的计划后,和平邀请她认识了自己的养母。在和平与丽莎的劝说下,美安同意前往日本,作为当年被日本强征成为“慰安妇”的中国妇女代表,对日本政府提起诉讼。经媒体报道,又有几位健在的“慰安妇”主动说出实情,加入了美安起诉日本政府的行列。
看起来像是小说,实际并不是吧
评分多么残忍的经历 多么苦痛的人生 但愿公正不灭 人性不泯
评分以为是现实记录,翻开速读了20几页,觉得文风接受不了,认真看看才发现是小说,果断弃了。
评分我以为每个人都清楚的了解那段历史...为什么这算是“小说”?
评分“写作这本书是为了抵抗遗忘。”
慰安妇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