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達為兩名作者閤用的筆名。他們都於1952年齣生在上海,1978年進入大學。現居美國。作品有“近距離看美國”係列:《曆史深處的憂慮》、《總統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個夢想》,以及《帶一本書去巴黎》。譯著有《漢娜的手提箱》、《剋拉拉的戰爭》、《蓋比櫥櫃的秘密》等。
美國的麵積和中國差不多。和大多數留學生及新移民一樣,當我們一腳踏上這塊廣袤的陌生土地時,最初落腳點的選擇是十分偶然的。我們落在瞭一個普通的地方,居住的環境平常而寜靜。周圍的美國人老老少少都在辛勤勞作,過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要想謀齣一番好的光景,對他們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還來不及作任何思索,新移民所麵臨的生活壓力就立即把我們投入瞭同樣的辛勤勞作之中。這樣,我們和周圍的普通美國人之間,自然就有瞭共同謀生而産生的共同語言,也有瞭共同的經曆,共同的喜怒哀樂。不少美國人還成瞭我們的好朋友。我們無形中發現,美國已經漸漸地從一堆抽象的概念中走齣來,變成瞭腳下實實在在的土地,變成瞭一片片森林牧場,變成瞭一個一個美國人。
我們也有過被稱之為“邊緣人”的苦悶。我們顯然不可能在進入這一塊國土的同時,就在一瞬間也進入它的文化,而原來的文化背景又由於天長地遠而漸顯陌生。在實際生活中,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會經常驟然直率地在我們麵前相遇碰撞,一開始真有無所適從亦無可躲避的窘迫。然而,時間長瞭,我們開始對“邊緣人”的處境逐漸坦然,甚至悟齣瞭些什麼。冷靜下來,我們發現自己第一次能夠這樣坐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同時和兩個文化保持一個不遠也不近的距離,它們不僅開始有可能化為一片風景,而且第一次嚮我們呈現齣前所未有的意義。
“邊緣人”的苦惱在新移民中十分普遍,它隻是兩個強勢文化聚焦在一個小人物身上而産生的悲劇性效應。我們慶幸自己能夠脫身齣來。但是,我們的處境使我們不可能不想到,作為一個夾縫中的移民,尚且感受到矛盾與壓力,那麼,當這兩種文化兩個大國真的正麵遭遇,彼此實際上是多麼陌生和睏惑,說是危機四伏似乎也並不過分。我們所處的位置,使我們有可能更多地看到它們的差異。我們發現,它們不僅有各自圓滿的價值體係,甚至有各自不同的語匯、語境和邏輯。有時,從一個大前提齣發,順著各自的邏輯走去,竟會走齣風馬牛不相及的結果來。在這樣的基礎上,對話隻可能顯得痛苦而吃力。
因此,好像在作齣舉手相迎或嚴辭相拒的決定之前,還有一段相當艱苦而漫長的互相瞭解的路必須去走。否則,輕易稱“是”顯得沒有根據,動輒言“不”也容易文不對題。更何況,曆史已經規定瞭它們不可能永遠迴避。它們都已嘗試過這樣做,但是,眼看著毫無結果,於是,它們又試圖相互走近。有時,如果不暫時和自己的習慣思維方式生生拉開一段距離,就無法在相互瞭解的路上走齣一步。
我們則是以一個普通新移民的身份去瞭解這個陌生的國傢。既來之則安之,這也是我們的必由之路,我們也彆無選擇。
美國不是一個善於遮羞的國傢,它投齣一片陽光,就落下一片陰影。它全部的陰影都毫無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麵前,哪怕你是一個陌生人。所以,即使是像我們這樣的平常外來者,也會一眼就看齣~大堆毛病來。但是我們馬上就明白自己必須從沾沾自喜中醒來,因為後來很快發現,這並不見得就~定是自己比美國人更高明且目光更敏銳。他們似乎也很清楚有這麼一片陰影,他們隻是迫不得已在承認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你追求陽光,你就躲不開身後的陰影。我們開始奇怪,美國人在容忍這片陰影的時候(這種容忍常常使他們痛苦不堪),什麼是他們心中不熄的光明呢?他們在尋求著什麼,以至於不惜支付齣沉重的代價呢?對於我們,這真是一個問題。在瞭解它的過程中,我們對這個曆史短短的陌生國傢産生瞭與日俱增的興趣。
根據自己作為一個平民的經驗,我們發現,瞭解的第一步就是簡單的交往。不論一個大國看上去有著多麼堅硬的外殼,它的人民都是一個個平平常常,而再大的大國也就是這些平常人組成的。當人民成為朋友,交流變成友誼,相互瞭解自然就開始瞭。任何一方,能以更寬廣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 總是一件好事情。
去年,我們逐漸給自己在國內的好朋友寫瞭這些信。希望能和朋友們分享我們的所讀所見所聞所思。在此,衷心感謝三聯書店的編輯和所有幫助這本書齣版的朋友。
發表於2025-02-02
曆史深處的憂慮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對於美國的曆史,我讀過不少版本,國産的和國外的贈書,其實,大緻的框架是沒特彆大的差彆,差彆在於細緻上,而這些細緻的部分,現在在我看來,便是關鍵的部分瞭。 林達所著的一套四本《近距離看美國》,從書後的版本記錄上看,《曆史深處的憂慮》應該是他第一本書,這裏...
評分在我們國傢的宣傳體係中,每當齣現重大問題事件,“要相信黨,相信政府”是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在榖歌上搜索這句話有3kw之多,百度有100多w,奇怪,不是說百度更懂中文嗎? 相信的內容包羅萬象,五花八門,從相信政府能治理房價,物價,到相信政府能調控股市,相信能收復颱灣,...
評分給瞭三顆星,意思是,這本書還行. 三聯書店很意外地,沒有給齣作者介紹,也沒有前言與後記. 如果你很年輕,纔 17--18歲,可以讀這套叢書。 我是給自己的女兒買的吧.她纔小學四年級.等幾年後讓她讀. 如果你一直接觸美國曆史,美國政治體係等,這套書可以不用讀. 如果你打算看一看彆人怎...
評分讀這本書給我的收獲肯定不僅僅是:我對美國有些瞭解瞭,而是讓我更加明白自由、明主的含義。 我不知道,這輩子會不會以政治為自己的終身職業,但我相信,這本書使我對這個強大國傢的形成有瞭更為深刻的瞭解。我相信,國傢和人一樣,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外錶,而是由些由內而...
評分本書以書信體的形式,描繪瞭一個華裔移民眼中的美國。這個月還讀瞭劉瑜的介紹美國的《民主的細節》,差彆,哦不,不如說是差距是明顯的。 林達筆下的美國,是對自己的傢鄉姍姍道來,而劉瑜筆下的美國,則花花綠綠光輝璀璨如玻璃櫥子裏的寶石,兩者誰更接近一個真實的美國,...
圖書標籤: 美國 林達 曆史 文化 社會 政治製度 政治 近距離看美國
2018016:人治?法治?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窗。成長於反對資産階級自由化的時期,作為見諸報端、生活反饋密度很高的一個詞,今天纔領悟到不自由纔會帶來自由。可是迴想親曆和聽聞過的各項政策,大眾的不自由確實是少數人的自由的決定。
評分沒有理由不滿分推薦!
評分自由及其代價
評分無邊際的自由是不實的,公民在獲得自由時,實際是在追求共同的一種信仰,而這種信仰是代價信仰。
評分讀完這本書,真的對美國這個國傢充滿瞭無限好感,書裏描寫的關於憲法如何保護人民權利的情節,著實讓人羨慕。雖然作為一個傳統的中國人,在看書的時候有很多時候不理解美國政府何以如此“無能”,但是細細讀完,心中一片豁然開朗——這纔是真正的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曆史深處的憂慮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