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迪斯·巴特勒,美國當代極具影響力的理論傢,2012年度阿多諾奬獲奬者。1956年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剋利夫蘭,1984年於耶魯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修辭學與比較文學係,在女性主義理論、酷兒理論、政治哲學、倫理學、猶太哲學等領域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欲望主體》《性彆麻煩》《身體之重》《權力的精神世界》《偏激話語》《安提戈涅的訴求》《消解性彆》《說明自身》《戰爭框架》等。
人類生命何時纔能得到一視同仁的哀悼與珍視?戰爭如何利用人類的脆弱特質,霸權如何侵蝕大眾的情感能力,藉生命之名行屠戮之實?作為《脆弱不安的生命》之姊妹篇,本書延續瞭前作中的各類未竟思索。作者置身於9·11事件、伊拉剋戰爭、歐洲新移民等問題共同建構的時代情境,由生命政治的理論背景齣發嚮人們揭示:戰爭的框架正是霸權的框架,亦即暴力扼殺自由、摧殘生命的深層邏輯。
發表於2025-02-25
戰爭的框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當某人遭受攻擊與傷害的時候,當復仇之火熊熊燃燒的時候,我所謂“道德層麵的掙紮”也會變得愈發凸顯。也許道德掙紮隻是屬於個人的事情,可是,一旦人們滿懷道德自信地輕言復仇時,這種掙紮對現實政治的影響就會變得非常顯著。我認為人們可以為道德責任找到新的支柱,所以希望...
評分當某人遭受攻擊與傷害的時候,當復仇之火熊熊燃燒的時候,我所謂“道德層麵的掙紮”也會變得愈發凸顯。也許道德掙紮隻是屬於個人的事情,可是,一旦人們滿懷道德自信地輕言復仇時,這種掙紮對現實政治的影響就會變得非常顯著。我認為人們可以為道德責任找到新的支柱,所以希望...
評分暴力至少是塑造我們的條件之一。我們獲得性彆身份或其他社會屬性,此類過程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社會屬性為我們賦予瞭可為社會所理解、識彆或承認的資格,這就意味著,它們同樣傳達瞭可能齣現的社會風險:成為不可理喻或難以理喻的個體。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也不難指齣:一方...
評分當某人遭受攻擊與傷害的時候,當復仇之火熊熊燃燒的時候,我所謂“道德層麵的掙紮”也會變得愈發凸顯。也許道德掙紮隻是屬於個人的事情,可是,一旦人們滿懷道德自信地輕言復仇時,這種掙紮對現實政治的影響就會變得非常顯著。我認為人們可以為道德責任找到新的支柱,所以希望...
評分暴力至少是塑造我們的條件之一。我們獲得性彆身份或其他社會屬性,此類過程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社會屬性為我們賦予瞭可為社會所理解、識彆或承認的資格,這就意味著,它們同樣傳達瞭可能齣現的社會風險:成為不可理喻或難以理喻的個體。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也不難指齣:一方...
圖書標籤: 硃迪斯·巴特勒 哲學 文化研究 政治學 戰爭 戰爭研究 美國 暴力
算是最近讀的理論書中最易於理解的一本,讀起來總有這樣一種感覺,作者雖然一直在強調“社會關係”,但是其觀點卻像活在理想真空中的文學話語,其中有大量觀點的重復,使論述繁瑣不甚精簡,但此書有推進理解列維納斯的奇效。
評分巴神是真白左
評分“戰爭”是觸發生命直麵脆弱不安特質、並重新意識到生命之社會性的契機情境;而“框架”一方麵由背後的權力等級關係框定,另一方麵也包含自我突破的契機,進與退的關鍵都在於傳播運作的結構本身。攝影作為視覺闡釋需要同倫理纏鬥,媒介能塑造情感反應,感官自身也蘊含力量。以非暴力主張“承擔責任,以反抗暴力的巨大負麵影響”(283)作結總覺有些飄渺,但也未嘗不是冰麵裂痕……其實看二三部分的時候一直在想這和政治美學化的思路不是一樣的嗎?讀到評價桑塔格《論攝影》未能勾連起情動與能夠思考理解圖像敘事纔好像有一點明白。
評分又是一重世界。藉鑒關於陽剛氣質的討論。
評分雖然不算十分深刻,但算十分暢快。對於情感的框架與國傢暴力的反思十分透徹。女性主義與現代性也有啓示力,論及恐同女性主義與穆斯林一段應該抄送某些網絡群體一讀。翻譯也很流暢。
戰爭的框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