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门罗,加拿大著名女作家,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1931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迄今出版了14部短篇小说集,将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吉勒文学奖、英联邦作家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收入囊中。2009年获第3届布克国际奖。20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逃离》《亲爱的生活》等。
为了获得独立和完整的自我,
我们逃离沉闷的家庭、僵化的感情,
逃离熟悉的人群、令人窒息的生活……
为此,我们付出代价,遭受混乱,造成伤害
2013年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最经典、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中文版累积销量已超70万册!
《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长文导读
对译文进一步修订,装帧精美典雅
本书获2004年加拿大文学大奖吉勒奖《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
2008年法国《读书》杂志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逃离》讲述爱的力量和无止境的背叛,讲述琐碎生活中的不安分、错过的机会,讲述一次又一次的逃离,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门罗关注日常生活,善于捕捉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不同年龄、不同境况中的人,在门罗朴实克制的文笔下生动鲜活,似可触摸。
每个人总会遇到什么事,什么人, 让你觉得像肺里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能不感到疼。可是每当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便能觉出那根针一直存在。
“生活的要义,就是满怀兴趣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睁大你的眼睛,从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身上看到各种可能性,看到人性。要时刻注意。”
事物的复杂性,即“层层剥开的事物”,似乎本就是无止境的。没有什么是容易的,没有什么是简单的。——艾丽丝·门罗
她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每读爱丽丝·门罗的小说,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诺贝尔奖颁奖辞
人们永远无法得知门罗的故事会在何时收场,作者拥有高深的心理洞察力。——《出版人周刊》
自然的精准,从容的洗练。门罗是创造独特人物关系和氛围的天才,唤起那些未说出口的压力和期待。——《卫报》
妙语如珠,泼洒而出,只为试图精准地告诉我们,生而为人意味着什么。表面沉静得像握在手中的一杯茶,内里却是暗涌的风暴和深不可测的深渊。——《泰晤士报》
《逃离》是一大盘航行于闪闪发光冰层中、配有珍珠色汤匙的鲟鱼鱼子酱。你记得:这也是为何你进食、阅读、做爱,诸如此类事情,还满怀崇拜和欣喜。--《华盛顿邮报》
超越了乔伊斯,击败了契诃夫,《逃离》的每一个故事中都饱含着丰沛的人生与张力,人物形象久久令人难忘。——《波士顿环球》
门罗是描写“决定性的瞬间”和“人生的岔路口”的大师。——亚马逊(日本)
为什么是爱丽丝•门罗 □任晓雯 一 在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中国人眼里,爱丽丝•门罗几乎是个奇迹。 这位早早婚嫁,育有三女的家庭主妇,虽从19岁开始写作,却要到37岁时,才出版第一部作品。50岁之后,她的创作力全面爆发,“真正开始拥有自己的生活”。当她以82岁高龄...
评分没看过原著的人 无法对原著加以评论。 作为一名伪文学爱好者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慕名 迷迷糊糊的就买了一本时下当当最热门的《逃离》翻译本 看封面 感觉小说应该不会差 猜想它可能就是那种简单温暖却蕴含深意的小说 但翻开书看了一段 我只想用一个符号来表达我内心的...
评分 评分读艾丽丝•门罗的小说,绝对要有耐心。 平静、幽微、不动声色,日常生活的纠纷,普通人的情感历程,不厌其烦地描摹平淡的细节如买菜、打渔、坐火车、洗碗、种菜……一些细节实在过于庸常,庸常得简直不能成为小说(尤其是对篇幅有限制的短篇小说)当中的元素。有些作家也写...
评分想当然地觉得《逃离》是一本长篇小说,因为中短篇小说集在国内难获出版,更不被普遍患有长篇小说迷狂症的读者青睐,《逃离》的出版方也在淡化它的中篇小说集形象,事实上,《逃离》由八个略长的中篇小说组成,其中三个是连贯的,但艾丽丝·门罗的小说,每一篇,都足...
除了《播弄》稍弱,另外七篇精致老练,《法力》好到让人战栗。
评分诺贝尔一年又一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名字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个,虽然每年诺奖后都会有一阵××热,但是很快又被甩在脑后。喏,看看呢,这本书在13年涌进来一堆专业文论式评论。他们反反复复说它如何如何好。奇怪,我想这本书抛去诺奖只剩三星。凡人的衡量体系是奇妙的,它与期待值有关。当然,如果没有诺贝尔,我可能不会看下去。诺贝尔会改变评分么?会的?会改变书商的数据么?会的,不过一时。
评分为应试读的一本,出乎意料的好,写了近千字的练笔,等事后再整理。看了下主流网站的评论,有不少人把门罗归为女性主义作家,我不太同意。门罗写女性,用女性视角,但始终端持着严肃文学作家一种主体性自觉疏离的姿态,并没有站任何女性诉求的立场。她笔下各个女孩的软弱和犹疑,以及与其男伴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不是她用以剖析主题的着力点,只不过是用以承载叙事的观察对象而已。想对那些由此分析出夫权父权压迫的同学们说,女权视域的确是分析文本的一个切入点,但是,如果因此一叶障目,错过作品极好的技法、独特的气质、或是更多的解读可能性的话,可是得不偿失。
评分喜欢《逃离》和《激情》。一本写出了那些无法被描述的情感的短篇故事集,真忧郁假矫情,读了就知道。
评分阅读的感受已经忘记了。明明也就两三年的时间,可是回忆好像放大了。当时好像是和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起看的。因为刚开始阅读加拿大的短篇小说,写作的手法和国内的有很大的不同。看完之后就慢慢习惯了他们的写法,而且有点喜欢。(现在看的愈来愈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