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贝尔·巴丹德:法国律师、政治家、作家。在法国,他因坚决支持废除死刑而闻名。他在弗朗索瓦·密特朗担任总统任期内任司法部长,促使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通过了废除死刑的法案,从法律上规定死刑应予废除。罗贝尔·巴贝德还是众多历史和政治评论文章和书籍的作者,如《自由、自由》《一位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与其夫人伊丽莎白·巴丹德合作)《自由和平等》《共和国监狱》等,其中《为什么要废除死刑》一书于2000年获得费米纳评论奖。
发表于2025-03-29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今天,我参加了外公的葬礼。如果只是阅读该书,我不能确定自己是否会成为一名坚定的废除死刑的支持者。但,今天亲人的葬礼上,我坚定了。 当我和一群群的家属擦肩而过,当我看到一幅幅黑白照片时,我对死亡的厌恶让我无法举起司法的砍刀,落向任何一颗头颅。正如书中所言“如果...
评分看书看得怀疑自己。 可能因为平时电视(?)里新闻里播得多一点的中国啊美国啊日本啊都是直到2018年都是有死刑的,我读这书的时候有点震惊,原来70年代的法国就已经是当时西欧国家里唯一存在死刑的国家了啊。 看书看得怀疑自己 看书看得怀疑自己。 可能因为平时电视(?)里新...
评分没有多少法理论证的书,是讲怎么废除死刑的历程,而不是为什么。附上思考: 死刑废止的思考: 支持死刑的论点: 1.对犯罪分子起惩戒作用 2.防止犯罪分子危害社会的最强手段 3.提高犯罪成本,对社会的潜在犯罪者有警告作用 4.减少国家养罪犯的成本 5.为国家民众建立社会正义的信...
评分事实上内容讲的是“死刑是如何被废除的”,与目前的书名有偏差,但是必须承认这个书名更吸引人一些……… 作者记录了亲历死刑废除前后的一段经历,整个过程是政治与司法共同合力推动的进步。书写的很个人化,像是日记一样的记叙,很易读。然而唯独没有深刻讨论“为什么废除死刑...
评分被书名吸引,还以为是一本咬文嚼字、枯燥乏味般探讨、分析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这一问题的专著,结果只是一本详细记录法国废除死刑的过程。而我对此的兴趣,来自于作为一个天真地死刑支持者,在有一次读到加缪反对死刑的论断时产生疑惑:为什么他们会反对死刑呢? 本来是越来越失落...
图书标签: 法律 死刑 法学 法国 社会学 罗贝尔·巴丹德 社科 我想读这本书
再现法国废除死刑全过程的真实记录,
支持废除死刑,就是在支持杀人犯,对付受害者吗?
在那些已经废除死刑的国家里,暴力犯罪率上升还是下降了?
法国前任司法部长巴丹德以充满激情的文字引导读者重新思考有关刑罚、人性、社会等问题。
本书于2000年获得费米纳评论奖。
一位才华横溢、声名远扬的律师致力于为众多死刑犯辩护,其中不乏那些最邪恶、最无耻的坏蛋,他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了保存他们的性命而千方百计说服法官和陪审员。即使法庭被愤怒的民众包围,他每次只能从后门离开;即使受害者的家属向他扑来,指着鼻子骂他;即使他的小儿子都不解地问:“你喜欢那些杀害小孩的凶手吗?”
罗贝尔·巴丹德,一位为了废除死刑不懈斗争的战士,他的个人经历忠实记录了法国废除死刑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的法国,是西欧最后一个仍在执行死刑的国家,巴丹德为了终止这种古老的血腥刑法而不断奔走疾呼,他成了废除死刑的象征。在密特朗上台后,巴丹德担任司法部长,在他的全力推动下,死刑在法国终止了!
这本由他亲自撰写的著作,再现了一个个人命关天的案件,一次次扣人心弦的庭审,以及政府内部不同派别围绕死刑问题的角斗,充满激情的文字引导读者重新思考有关刑罚、人性、社会等问题。本书于2000年获得费米纳评论奖。
罗贝尔完整地呈现了法国废除死刑刑法的过程。很难去评价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只能说开开眼界或者是引发对人性的思考。死刑的本质其实也不过是以死抵死的报复。死刑的建立和废除本身就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用法律本是想更好的管理人类社会,如果我们用死刑去制裁一个犯罪者,本质上我们也是犯罪者。
评分看完对死刑会有新的看法。
评分首先书名误导,书的内容其实是回忆录。本书作者充分的体现了索维尔定义的知识分子,作者把反对者称作残忍,野蛮而不是直接回应。而且,并没有说明原因,仅仅建立在先入为主的立场上。尤其是本书中的“我把舆论当做侮辱”这句话,真是无比的体现了知识分子对于反对意见的态度,不是回应而是无视或扭曲。
评分废除死刑应该是简单的、纯粹的、彻底的。
评分基本上是巴丹德的单方面回忆,对历史和理论涉及都不多,反而书里面涉及庭辩经验之谈的部分让人很有共鸣——毕竟他这辈子都在打废死正方这一个立场…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