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民,復旦大學曆史係、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副教授。
本書重點關注瞭清末民初中國的閱讀文化(reading cultures)建構及與之相關的“接受政治”(reception politics)問題,以及來自歐美與日本的新知識在中國如何再生産的問題,如啓濛、新的性道德與生育理念,一些與西方現代性密切聯係的關鍵概念像黑格爾、古滕堡、世界語等,是如何被“捨舊謀新”的大眾傳媒與知識精英在引介中具體化、在地化乃至符號化的,又是如何被清末民初的讀者閱讀和使用的,這些讀者又如何對此加以接受轉化,最終又産生瞭何種派生意義與社會效果。
發表於2024-11-01
種瓜得豆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一則信息從信源經過信道,最終到達受眾一端,受眾對接受到的信息進行帶有主觀能動性的解讀,進而産生反饋迴饋到信源,一個完整的傳播流程纔算最終完成。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能夠看到張仲民在本書中一個核心思想的可貴之處:過往對新名詞、新思想的...
評分復旦學者張仲民以近代中國知識生産與文化結構為研究方嚮。近作《種瓜得豆》繼續研討“清末民初的閱讀文化與接受政治”。書名喻言:所失大於所得。 當代文化評論有一個“讀者反應理論”。作品的意義是讀者經驗的産物,它並不依據作者的主觀願望事先成立,而是取決於讀者對文本的...
評分 評分閱讀史是個時髦的領域,但也是很不容易進入的領域。復旦大學張仲民教授是大陸較早投入此道的學者,他的博士論文討論的就是晚清一批“衛生”書籍的齣版、閱讀與傳播情況,修訂之後以《齣版與文化政治:晚清的“衛生”書籍研究》為名付梓(上海書店齣版社,2009年)。最近他“十...
圖書標籤: 文化史 新文化史 張仲民 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閱讀史 社會史 曆史
看瞭引言,以為作者能解決某些我的疑問,但是每章看下來,覺得史料不少,論述卻不多。不算能滿足我閱讀期待的書。
評分類似於新文化史的視角不錯,尤其是古騰堡和曆史建構那一章不錯(究竟是法國大革命造就瞭書籍還是反之),運用瞭許多報刊材料。彆的章節視角新有餘而論述不足,歸攏在“種瓜得豆”之下顯得有些牽強(什麼瓜什麼豆似乎沒說清),引言和結論更有點多餘。
評分古騰堡一章最好。然後就是發現上圖藏的陳慶年日記居然有1896年部分,比被拍賣的那批日記還要早。
評分視角和方法論的意義大於實質內容,瓜子也不見豆子也不見
評分一種語境的具體還原
種瓜得豆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