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第一章 《尚書》的形成
第一節 《尚書》篇章的産生
第二節 《尚書》名稱的確立
第二章 《尚書》在先秦時的流傳情況
第一節 漢今文二十八篇之見於先秦引用者
先秦文籍十八種引用漢今文十五篇情況錶
第二節 漢古文逸十六篇之見於先秦引用者
先秦文籍三種引用古文逸十六篇中四篇情況錶
第三節 《書序》百篇中一些《書》篇之見於先秦引用者
先秦文籍九種引用《書序》百篇中七篇情況錶
第四節 上列三種以外見於先秦的逸《書》
(一)先秦文籍中有篇名的逸《書》
(二)先秦文籍中沒有篇名的逸《書》
先秦文籍十六種引用逸《書》、逸篇情況錶
先秦文籍引用《尚書》篇數次數總錶
《尚書》存佚各篇先秦引用情況總錶
第五節 先秦《尚書》情況概述
第三章 西漢《今文尚書》
第一節 西漢《今文尚書》篇目
第二節 西漢《今文尚書》傳授係統
西漢《今文尚書》傳授係統錶
第三節 西漢所形成的漢代今文經學的特點
(一)經學神學化
(二)“通經緻用”
(三)繁瑣與空疏
(四)嚴傢法、師法與石渠閣會議
第四節 西漢今文在二十九篇以外的逸《書》
(一) 《尚書大傳》和《史記》所載《書》篇與二十九篇的比較
《尚書大傳》、《史記》引《書》與二十九篇比較錶
(二)《逸周書》篇目簡況
(三)漢代著作中所引逸《書》
漢代《書序》百篇以外逸《書》錶
第四章 西漢《古文尚書》的齣現
第一節 見於記載的幾次《古文尚書》
(一)孔子傢傳本
(二)中古文本(中秘本)
(三)河間獻王本
(四)張霸僞“百兩篇”本
《書序》百篇篇目錶
(五)劉歆宣揚的中秘所藏孔子壁中本
逸《書》十六篇篇目錶
第二節 劉歆請立《古文尚書》之爭
(一)劉歆請列古文於學官遭反對而失敗
(二)清末今文學派誣劉歆僞造古文之說齣於武斷
(三)對五次古文本的簡要認識
(四)孔安國傳古文經的問題
攀附編造的西漢《古文尚書》僞傳授係統錶
第五章 東漢的《今文尚書》與《古文尚書》
第一節 東漢《今文尚書》及其傳授係統
東漢《今文尚書》傳授係統錶
第二節 東漢《古文尚書》的興起
(一) 塗惲、劉歆門徒托名孔安國之壁中古文本係統
托始於孔安國的所謂東漢古文傳授係統錶
(二)未言傳授係統的蓋豫等古文傢
(三)杜林漆書古文本係統
真正的“東漢《古文尚書》傳授係統錶”
第三節 東漢今、古文《尚書》的歧異
(一)文字內容的歧異
(二)今、古文兩傢經說的歧異
第四節 東漢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的較量
(一)反對古文立於學官
(二)白虎觀會議排斥古文
(三)今文經學的沒落
(四)古文經學力倡正統儒學反對讖緯而取得優勢
第五節 今、古文《尚書》篇目的異同
《尚書》今、古、僞古各本篇數捲數演變情況錶
《書序》百篇、今、古、僞古各本篇目比較錶
第六章 魏晉至唐的《尚書》——僞古文齣占《尚書》正統
第一節 魏、蜀、吳三國行鄭玄古文與王肅學齣現
(一)魏王朝以鄭、王二學立於學官
(二)蜀政權行鄭學
(三)吳政權行鄭學
第二節 西晉並行王、鄭而重王肅古文學
第三節 東晉齣現僞《古文尚書》
(一)梅賾獻所謂“孔氏傳”《古文尚書》
僞古文二十五篇篇目錶
(二)東晉建立學官及立《孔氏傳》有關情況
第四節 魏晉南北朝經學中的僞《古文尚書》與南“孔”北鄭
(一)僞孔氏《古文尚書》在魏晉經學中的地位
(二)晉以後南北朝的經學與義疏的齣現
第五節 隋統一經學、唐撰《五經正義》、僞古文經學地位確立
第七章 宋學對《尚書》學的發展與疑辨
第一節 北宋對《尚書》的新解
(一)承漢唐經學的尾聲
(二)慶曆新學風齣現
(三)王安石新經義與“元祐黨人”反王學之爭
(四)王學之爭以外內容不詳的北宋一般《尚書》著作
第二節 南宋理學籠罩下對《尚書》的研究
(一)南宋初期反王學的及一般的《尚書》學著作
(二)林之奇《尚書全解》所傳之學
(三)鄭伯熊《敷文書說》所傳之學
(四)仍采舊注疏而主要以宋學釋經之作
(五)南宋中期慶元以前一般《尚書》著作
(六)集宋學大成的硃熹學派與蔡瀋《書集傳》成為《尚書》學正宗
(七)與硃學對立的陸九淵學派《尚書》著作
(八)理學以外的永康、永嘉學派的《尚書》著作
(九)南宋後期硃學和不詳學派的《尚書》著作以及幾部名作
〔附〕金代《尚書》著作
第三節 兩宋對《尚書》單篇《禹貢》、《洪範》等等的研究(附“五經總義”之作)
(一)《禹貢》
(二)《洪範》
(三)其他各篇
第四節 宋學以僞古文為思想淵源建立起理學(道學)
第五節 宋學對《尚書》展開疑辨
第六節 宋學統治下元明兩代的《尚書》學
(一)《蔡傳》定於功令後擁蔡的“時義”之作
(二)反蔡或異於蔡的“古義”之作
(三)擁蔡反蔡以外的較重要《尚書》著作以及一般的與傾嚮不明的《尚書》著作(附明代的僞《書》)
(四)元明對《禹貢》、《洪範》等單篇的撰述
(五)元明的宋學對《尚書》的進一步疑辨
第八章 清代對《尚書》的考辨研究
第一節 清初宋學餘波的《尚書》學
(一)仍承宋學專宗《蔡傳》的著作
(二)仍承宋學兼及漢唐頗能注意學術內容之作。附駁蔡之作
(三)王夫之的《尚書》研究
(四)宋學末期的結集——臧琳《集解》與納蘭氏《通誌堂經解》
第二節 完成疑辨,推翻僞古文
(一)閻若璩稍前和同時學者的疑辨
(二)閻若璩的疑辨終於推翻僞古文
(三)閻若璩以後學者的補充疑辨
(四)對僞古文作者的探索
第三節 迷戀僞古文者的徒勞反抗
(一)堅持僞古文非僞的
(二)知其為僞書仍要維持其經典地位的
第四節 清學主力對《今文尚書》的研究整理與清代一般《尚書》著作
(一)吳派、皖派《尚書》研究成果
(二)清代一般《尚書》學著作
(三)匯編經解、清理傳經係統與校勘考訂
第五節 對《禹貢》、《洪範》等單篇的研究及逸篇、逸文、逸注、逸緯的輯校整理
(一)《禹貢》
(二)《洪範》
(三)其他單篇(包括《書序》及篇目)
(四)逸《書》、逸注、逸緯的輯校整理
第六節 清代後期今文學派的《尚書》研究
(一)清代後期今文學派形成簡況與傳授係統
常州學派發展成今文學派傳授係統錶
(二)這一學派的《尚書》著作
第七節 清末開始瞭近代的《尚書》研究
(一)俞、吳、孫為代錶的清末《尚書》研究主流
(二)傳統方式的古文學派的《尚書》研究
(三)桐城派古文章傢的《尚書》研究
第九章 現代對《尚書》的科學研究
第一節 現代《尚書》研究概況
(一)甲骨文、金文研究的成熟所促進的《尚書》研究
(二)現代科學知識所促進的《尚書》研究
(三)由傳統的古文、今文兩學派發展而齣的《尚書》研究
(四)此時期一般《尚書》著作
第二節 甲骨文與《尚書》研究
(一)《虞夏書》部分
(二)《商書》部分
(三)《周書》部分
第三節 顧頡剛先生與《尚書》研究
(一)對《尚書》研究的重視
(二)研究《尚書》遇到的睏難、問題和前人所已做的工作
(三)把《尚書》研究推進到一個新水平、新階段
簡短的跋語
2014年重印後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