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生于1951年1月4日,北京人,著名小说家、文学家。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1998年病情转为尿毒症,终至透析。此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散文集《记忆与印象》、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2010年12月31日凌晨,史铁生因突发脑出血去世。其作品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多种全国文学大奖,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这部散文集选取了《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秋天的怀念》《合欢树》《黄土地情歌》等史铁生最为经典的散文。其中《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散文之一,全文感情深厚隽永,哲理含蓄,感人至深,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
我,差一点就和史铁生一样了。 我是说变成残疾人。 在我病的时後,感觉心态和他差不多,没有方向,我以为自己会死掉,然后被埋在一棵大树下. 家人,朋友都担心死啦,还好,我没有男朋友,要不然我真是罪业深重了。 我也是腿有毛病,每天坐轮椅...
评分关于地坛: 地坛于我而言其意义在于安静 既然已不再安静 那便不是我心中的地坛 只要有个安静的心 哪里都是我的地坛 关于亲情: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有些事情懂了 却终究晚了 关于人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在活着生与死从来...
评分先生摩羯,还有四天生日,命运却把他永远留在了2010年,在最末端的时候告诉他,不必再走。 所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他恰好在59的最后几天,领了所有天命而去,我想,他的五十岁应当是最有资格说知了天命的。 刚刚看了他的散文集,刚刚看了《病...
评分我第一次去地坛,只记得是冬天的书市期间。下了车不用问路,跟着众人走便是。迎面过来的人或多或少地拎着书。公园里人太多,书也不便宜,我挑三拣四了一会,就找个幽深的路径走。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只有地坛因为一个作家的缘故,更负盛名,很有中国人文传统。但也没去几...
评分0 原谅我误用罗兰巴特的话作为题目。我想尽量简短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 2010年的最后一天,我最喜爱的一名作者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叫史铁生。 我不愿回避他对我的影响,以至于别人说,你的文章有XX人的痕迹之时,我都会一笑了之,其实它都源自对史铁生的阅读和,我愿意这么...
二十一岁那年,风华正茂的年纪,却遭受命运之神的捉弄。坎坷的人生,他陷入过迷茫,也产生过绝望,有过自暴自弃,但生命终归是一场需要不断地去超越被命运所限制的那个自我。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在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就像他那双瘫痪了的双腿,接下来就应该考虑怎么活的问题,“人都是忍不住要为生存找一些牢靠的理由”,而有了一个最美的梦想,那么生命无论在多么艰辛痛苦的重压之下,你都可以对未来保有希望。 而他梦想就在“好运设计”中的“来世”,“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爱生活,爱世界,爱世界上所有的人,去创造生命中的“美好与精彩”,欣赏这生命的“美丽与悲壮”。
评分只喜欢两篇,我与地坛和秋天的怀念。其余的,大多是他对于健康身体的向往和对儿时,插队时生活的碎碎念罢了。我十分抗拒那时的扭曲社会,也无法感同身受。
评分除了《我与地坛》外,其他篇感情没那么充沛,不是一部特别好的作品
评分《我与地坛》被他妈妈感动了,我知道你过得艰难,但是爸妈就比你好过吗?希望所有爱孩子的父母都能被温柔对待。其他的散文印象深的是那篇好运设计,最后的诗词作者也说了是票友的水平,他是个诚实的人。一路走好。
评分2019第18本 读惯了社科类书籍,读这些文学类,突然觉得很不适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