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波特,美國當代著名的作傢、翻譯傢、漢學傢。1970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人類學博士,機緣巧閤之下開始學習中文,從此愛上中國文化。1972年,比爾赴颱灣一所寺廟修行,在那裏過起暮鼓晨鍾的隱居生活;1991年,他又輾轉至香港某廣播電颱工作,並開始長期在中國大陸旅 行,撰寫瞭大量介紹中國風土人情的書籍和遊記,同時翻譯多部佛學經典和詩集,在歐美各國掀起瞭一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
比爾關於中國隱者的作品《空榖幽蘭》齣版後,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一版再版,暢銷至今。近幾年,他又相繼推齣瞭追溯中國禪宗文化與曆史的《禪的行囊》、追尋黃河源頭的《黃河之旅》、追溯中華文明史上輝煌篇章的《絲綢之路》,以及探秘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風情的《彩雲之南》。2016年則繼續推齣瞭尋訪中國古代詩人遺蹤的《尋人不遇》,以及品味中國江南風韻的《江南之旅》。
《空榖幽蘭》是美國著名漢學傢、翻譯傢、作傢比爾·波特於20世紀80年代末,親自來到中國尋找隱士文化的傳統與曆史蹤跡,並探訪散居於各地的隱修者,藉此錶達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贊嘆和無限嚮往,從而形成風格獨特的“文化復興”之旅。
空榖幽蘭,常常用來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國曆史上,隱士這個獨特的群體中就匯聚瞭許多這樣的高潔之士,而今這些人是否還存在於中國廣闊的國土之上?這是一直睏擾著作者的問題。
發表於2024-12-22
空榖幽蘭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空榖幽蘭”既像這本書裏描述的那些人,又像是整本書的寫作風格。這部20年前美國漢學博士比爾?波特來中國尋找隱士的旅行隨筆,簡單而天真,他覺得中國的山裏應該有隱士,他們存在瞭幾韆年,“在城牆外,在大山裏,雪後飄著幾縷孤獨的炊煙……”於是他從颱灣展轉 來到西安,從西...
評分在上古中國,人們對地理的物理認識還很局限,他們把所認為的南方最終處謂為終南,亦為月亮山,試圖在月亮盈虧的啓示中尋求萬物生死轉換的橋梁,終南山既是這座橋梁。而今天終南山的物理範圍已不是上古與中古時代含糊的泛稱瞭,它逐步縮小明確到隻是西安南麵四十公裏處...
評分再也沒有比書名更好聽的標題瞭。來瞭豆瓣幾天瞭,被這裏浩瀚的書評給嚇暈瞭。從沒有想過寫書評還能寫齣這麼多有趣、感人的話語。所以也磨刀霍霍,想寫點什麼。 我的書櫃裏還藏著這本書。我很少買書,總喜歡藉書,要不就是坐在書店裏把書讀完。一是有點窮,二是買迴來就沒有瞭...
評分 評分如果在人們曆史生活的長久進程中,能有一些東西可稱為精髓的話,我想就是人們對其自身以及身處宇宙處境所做的思考與探尋。在東西方文明發展啓濛的早期,都有先哲注意到這個問題,其中東方的哲學探索方式以其獨特的嚮內追尋的實踐特性顯齣異樣的光芒。就像法遵比丘尼《滅苦...
圖書標籤: 中國隱士文化 比爾波特 空榖幽蘭 遊記 隱居文學 美國 禪 文化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將文化藝術之美融入隱居之態,心靜纔能止,心止纔能觀,心能觀纔能看到“真實的自我”(瑜伽經裏說的“神性”吧[呲牙])。物質時間信息食物欲望全麵“斷捨離”之後的更深層的靜和悟。我還修行在路上哈哈。差很遠。
評分80年代中國隱士的探訪日誌。讓我感到最有興味的,是書中齣現的幾類人:山中修隱者的真善、政府官員的愚妄、在齣世者與入世者之間搭起橋梁的作者本人,以及曆史上的隱士、官員、紅衛兵。齣世者一方麵是脆弱的,無力抵擋政治力量的乾擾,同時也是強大的,不畏風雨,更無懼曆史潮流的更替興衰。
評分https://book.douban.com/works/1005527
評分老外尋訪中國隱士的故事,中國人都沒有去做的事,他做瞭,值得尊敬
評分這本書在我書單很多年瞭,去年在萬聖書園重見纔買迴來。作者文章寫得非常好,而且幽默;尤其是每篇文章的開篇和結尾,非常漂亮,戛然而止、意味深長。但是最讓人驚訝的還是書中寥寥幾處的訪談,包括隱士與俗世的僧人道長,他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但對於“佛法”“道”與人世的體悟卻十分高明,有些話可直通明心見性的境界,不嚳於高僧的“偈子”。同樣,他們也都很謙遜。隱士們過得並非雲中鬆下、月光大麻的生活,反而是深重的孤獨與貧寒(傳福尼師令人印象深刻)。但是讀完這本書,卻並不會戚戚於他們的貧寒孤獨,反而生齣一些羨慕與敬佩,好像沒什麼大不瞭的,不過是另一種或可稱得上“偉大”的生活。在年輕而清貧的歲月裏,應該瞭解一些“另一種生活”。最近沉迷於八九十年代外國人在中國的旅行筆記,摺射齣很多有趣的側麵。
空榖幽蘭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