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波特,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年,比尔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起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1991年,他又辗转至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 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比尔关于中国隐者的作品《空谷幽兰》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畅销至今。近几年,他又相继推出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与历史的《禅的行囊》、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追溯中华文明史上辉煌篇章的《丝绸之路》,以及探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彩云之南》。2016年则继续推出了寻访中国古代诗人遗踪的《寻人不遇》,以及品味中国江南风韵的《江南之旅》。
发表于2025-02-24
空谷幽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空谷幽兰》这本书,真好!但翻译有一些小错误,比如第2章提到研究萨满教的中国考古学者张光启,应为张光直,那些观点可以在《美术、神话与祭祀》一书中找到;比如第11章的开头,提及史蒂芬•欧文的《中国诗歌的伟大时代:盛唐》,应为宇文所安的《盛唐诗》,这些年也有了中...
评分周末偶尔在购书中心发现了一本名叫《空谷幽兰》的书,古香古色的包装,名字颇有诗意,作者却是一个美国人。更重要的是,内容居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作者在中国的“寻隐之旅”。在我的印象里,隐士应该是过去式的,虽然我幻想有一天可以成为隐士,但是在这个物质社会里几...
评分周末偶尔在购书中心发现了一本名叫《空谷幽兰》的书,古香古色的包装,名字颇有诗意,作者却是一个美国人。更重要的是,内容居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作者在中国的“寻隐之旅”。在我的印象里,隐士应该是过去式的,虽然我幻想有一天可以成为隐士,但是在这个物质社会里几...
评分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的,是一本刚刚上架的书,看样子只有一个人读过,估计是一位图书管理员吧! 纯白色的扉页上,印着略微突出的四个字空谷幽兰, 左侧的文字是无色,你可以用手触,你可以用眼看,更重要的是要去领略……你可以触到,你可以看到,但是却不一定能悟到. “在整个...
评分在上古中国,人们对地理的物理认识还很局限,他们把所认为的南方最终处谓为终南,亦为月亮山,试图在月亮盈亏的启示中寻求万物生死转换的桥梁,终南山既是这座桥梁。而今天终南山的物理范围已不是上古与中古时代含糊的泛称了,它逐步缩小明确到只是西安南面四十公里处...
图书标签: 中国隐士文化 比尔波特 空谷幽兰 游记 隐居文学 美国 禅 文化
《空谷幽兰》是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比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末,亲自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并探访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借此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无限向往,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的“文化复兴”之旅。
空谷幽兰,常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独特的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阔的国土之上?这是一直困扰着作者的问题。
就是遊記唄。。。。。。。
评分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将文化艺术之美融入隐居之态,心静才能止,心止才能观,心能观才能看到“真实的自我”(瑜伽经里说的“神性”吧[呲牙])。物质时间信息食物欲望全面“断舍离”之后的更深层的静和悟。我还修行在路上哈哈。差很远。
评分就是遊記唄。。。。。。。
评分一个美国人,对中国的隐居文化感兴趣,并且亲自深入终南山拜访了很多和尚道士与隐者,实在难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好几位道长和方丈都说现代人修道很难也很慢,一是他们不相信,二是他们心思太杂,难以静心,三是坚持本身就很难,修行是一辈子不可松懈的事。在详细记叙了几乎一整本深山隐逸故事之后,作者最后终于写到了城市中的隐士,“若欲住山,必须忘山,方见其道”,总算触及了“大隐隐于市”的大自在。
评分按照隐士的类别编撰章节,所以时间线上显得有些乱;老头子对汉文化研究的深度广度都在,但是表达/翻译起来就隔着一层;其中有些僧道言语很狮子吼;印刷质量堪忧。
空谷幽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