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卡帕罗斯(Martín Caparrós),1957年出生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至1983年间,他曾活跃于多个地下刊物,期间在巴黎获历史硕士学位,之后旅居马德里,在西班牙《国土报》工作。马丁•卡帕罗斯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写作,1987年回到阿根廷后陆续出版了一些旅行笔记,以及几部小说。2004年,马丁•卡帕罗斯获得行星奖,该奖项的奖金数额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2011年,小说《活着的人》获得埃拉尔德小说奖。
《饥饿》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已经在全世界超过25个国家出版发行。
发表于2025-02-02
饥饿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1. 中国的成就的确很难得。养活了13亿的人口,人均耕地为0.15公顷 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生产国和出口国 3. 新疆对于中国的地位不容忽视 4. 番茄和玉米,袁隆平的成就不容忽视 5. 中国投资公司,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6. 韩国的水果,肉等食品价格很高 7. 多吃些健康的东西...
评分我是在2015年10月得知九久出版集团的张玉贞编辑正在为《饥饿》一书寻找译者的消息的,让我觉得很有趣的是这本书的作者马丁·卡帕罗斯是一个阿根廷人,但书中所写的饥饿问题却又不仅仅局限在阿根廷或者是拉丁美洲:他是怎么写出这样一本书的?从拉丁美洲人的角度是怎么看待饥饿...
评分 评分 评分食通社作者:孙天舒 人一天两三次感到饥饿——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或许无需一日进食三次,也无需下载一个外卖软件,时时刻刻殷切问你“饿了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饥饿”仿佛是“瞌睡”,它的出现太规律而平常,以至于“饿”无法形成一个问题。 不仅在个人感受的层面上...
图书标签: 社会学 饥饿 粮食 社会 马丁·卡帕罗斯 贫穷 阿根廷 拉美
“我们了解饥饿,熟悉饥饿感:我们每天都会有两三次感到饥饿。好像在日常生活中,再也没有其他什么东西能像饥饿这样常见了,然而,恐怕也再没有什么东西能像真正的饥饿这样,离我们如此近,却又离我们如此远。”
为了讲述饥饿的故事,作者走遍印度、孟加拉国、尼日尔、南苏丹、马达加斯加、美国、阿根廷以及西班牙等地进行调查。他发现有众多原因可能会导致饥饿:极度贫穷、战争动乱、健康问题、投机经济……《饥饿》就是就要讲述这些饥饿人们的故事,讲述他们如何在恶劣环境中忍受饥饿。
《饥饿》试图发现:为什么在当今世界,依然有9亿人每天都在忍饥挨饿?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非常不错的一本纪实文学,对饥饿的描述透彻、犀利,而且不同国家、地区虽然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本质都是类似的。
评分走遍全球,寻访受饿的人们和原因。这样的记者才是伟大的、不朽的,值得戴上桂冠的。
评分翻译简直太差了,读完总有一种想读国人著作的冲动。但内容绝了,那些新闻看不到的真相,那些作者对每个贫困者的询问,你知道为什么吗? 饥饿 与文明多么的不匹配 却存在着1/7的世界人口处于饥饿中
评分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味施予却不授人以渔也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剥削。疫情当下,格外担心非洲。
评分翻译简直太差了,读完总有一种想读国人著作的冲动。但内容绝了,那些新闻看不到的真相,那些作者对每个贫困者的询问,你知道为什么吗? 饥饿 与文明多么的不匹配 却存在着1/7的世界人口处于饥饿中
饥饿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