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克拉里,美国当代艺术评论家,哥伦比亚大学当代艺术与理论迈耶·夏皮洛教席讲座教授,“区域丛书”(Zone Books)主编,《十月》杂志(October)编辑顾问,著有《观察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等书。
发表于2025-04-23
观察者的技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一句话总结: The question of the vision in the age of modernity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observer) is foremost an epistemological question than an aesthetic one that is substantially ground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o-sciences and advancement of optic tech...
评分克拉里最精彩的论述之一在于通过对暗箱(camera obscura)和摄影技术所代表的“认识型”的区分,完成了对现代性起源的重新断代。书中提到,在传统艺术史中,暗箱的操作原理常常被看作是摄影和之后的电影技术的先驱,因为它们都基于单点透视成像。摄影技术也常常因此被看做是视...
评分《破報》於10月11日(第481期)刊登了一篇書評——林婉文〈100年內人類的視覺革命及其影響:《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http://pots.tw/node/2772)。問題在於,它幾乎錯失了《觀察者的技術》的真正內容,而這種錯失,很難說是對於書中論點的「另類詮釋」...
评分《破報》於10月11日(第481期)刊登了一篇書評——林婉文〈100年內人類的視覺革命及其影響:《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http://pots.tw/node/2772)。問題在於,它幾乎錯失了《觀察者的技術》的真正內容,而這種錯失,很難說是對於書中論點的「另類詮釋」...
评分《破報》於10月11日(第481期)刊登了一篇書評——林婉文〈100年內人類的視覺革命及其影響:《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http://pots.tw/node/2772)。問題在於,它幾乎錯失了《觀察者的技術》的真正內容,而這種錯失,很難說是對於書中論點的「另類詮釋」...
图书标签: 文化研究 艺术 视觉 视觉文化 艺术史 哲学 社会学 乔纳森·克拉里
人类文明正步入一个虚拟现实的时代!观看技术的新变化意味着什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一全新的视觉世界?
《观察者的技术》无疑是关于该话题极具启发性的作品之一。
乔纳森•克拉里向我们展示出,在19世纪早期,人类同样经历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视觉革命:从“暗箱”到“立体视镜”。由此,人类之眼成了“现代之眼”。然而,观察技术的转变并不是单纯在技术层面上的革新,其背后还纠缠着对人类身体的崭新理解、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的变迁、商品经济的勃兴以及哲学思考的演变等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总之,被科技史进步叙事所遮掩的裂痕,就此揭开……
观察者在技术中的现形,以及操作或操纵其生产之可能。期待再来个《技术下的观察者》,细数可能性的实现。或许《知觉的悬置》会触碰到这方面问题。
评分写得太棒了。启发太多。暗箱。洛克,牛顿,莱布尼茨。眼睛与光,转入歌德,叔本华,再入费希纳,马克思,隐喻变为换喻。观察技术不断转变。眼睛的晶状体被遮蔽眼睛才能意识到眼睛。so,写文章一定要切口好才是必胜的把握。
评分阿瑟·丹托有篇文章是专门质疑克拉里这一派学者的,就是视觉本身是没有任何历史性的,所以不存在所谓的“视觉古代性”和“视觉现代性”的区别。克拉里这一派至今没能完全解决分析美学的这种质疑。可是,我还是站在乔纳森·克拉里这边的,其实视觉是否是历史化的,与视觉文化研究的核心、要害,没有什么关系 ????
评分和一些朋友也讨论过,其实这书就赢在角度独特吧。大思路其实很清楚,就讲了近代以来的认识论是如何从主体—客体映射关系转向对主体认识运作能力的强调。但人家是从光学仪器的角度来写,这就厉害了~
评分翻译得不行,译者就是个新竹清大的硕士啊。
观察者的技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