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絪,1946年生于陕西蔡家坡,成长并定居于甘肃兰州。其父是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文字曾发表在多家报刊上,受到广泛关注;同时是一名书画家。
发表于2025-02-25
孤灯下的记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作为兰大子弟,从小就不断听父亲讲述赵先生的故事;赵先生来家聊天,爽朗的山东腔吸引年少的我躲在门后偷听;彼时的我还没有那么油腻无趣,赵先生在我心目中就像他的身躯一样高大,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革命者+史学大师。 后来,看高先生赠阅亲朋的回忆,看赵先生自己写的一些...
评分今天读完赵俪生女儿的回忆录《孤灯下的记忆》,涉及赵老处看点多多。 我对赵老的最初印象是,大二时,一位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的老师跟上课,说兰大老教授赵俪生学问如何如何好,能把枯燥的中国土地制度史讲得津津有味。有一次,学生们看赵老讲课喜欢看手中的一张纸条,以为一定...
评分 评分今天读完赵俪生女儿的回忆录《孤灯下的记忆》,涉及赵老处看点多多。 我对赵老的最初印象是,大二时,一位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的老师跟上课,说兰大老教授赵俪生学问如何如何好,能把枯燥的中国土地制度史讲得津津有味。有一次,学生们看赵老讲课喜欢看手中的一张纸条,以为一定...
评分今天读完赵俪生女儿的回忆录《孤灯下的记忆》,涉及赵老处看点多多。 我对赵老的最初印象是,大二时,一位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的老师跟上课,说兰大老教授赵俪生学问如何如何好,能把枯燥的中国土地制度史讲得津津有味。有一次,学生们看赵老讲课喜欢看手中的一张纸条,以为一定...
图书标签: 回忆录 赵俪生 历史 随笔 赵絪 散文 学术史 文革
本书作者赵絪,是讲中国通史可比肩钱穆的历史学家赵俪生的女儿,她在书中鲜活地记录了一批父辈学者的独特风采和多舛命运。例如赵俪生与王瑶一生既是对手又是老友,不断较劲又彼此珍惜;赵俪生与其天才般的挚友童书业,两人之间一场无言的泣别竟成永诀;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明镇夫妇,一个天真无邪,一个优雅端庄;钱伟长夫人孔祥瑛女士朴实大方,举止得体,影响她的后人亦是谦和朴素,平易亲切。
作者还记录了自己家庭中几经磨难,但每个成员皆能坦然应对的往事;记录了一批知识青年的群像。她的书写,为一个时代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标本”;在平实又活泼的字里行间,往事如历历在目,令人不禁掩卷沉思。
书中记载的教授们弦歌不辍,其门生也是名家辈出,如赵俪生关门弟子秦晖、王瑶弟子钱理群、张政烺弟子李零。而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有幸一窥那一代皇皇大家,仿佛他们音容尚在。
后两个部分不好看
评分文笔稀松平常,感情真挚饱满。可以拿来做一个时代的小小注脚。
评分主要是看为了学界掌故的(作者系赵俪生女儿)。赵俪生对我们系的学生来讲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虽然我从未见过他——他已成了一个话题,一个传说,一个身影,一个风格,当然,也是一段历史,一曲悲歌。其中谈王瑶、童书业、张政烺几篇颇可读。文笔平实,甚或显得有些质素。只不知最后为何要插一段并不怎么高明的小说片段,有违其体例也。
评分花了五天的时间读完这本家族史回忆录,从中能够感受到赵絪女士所抒发的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这份美好的感情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显得更为珍贵和难得。读到周明镇一章时,不禁为柴梅尘女士对赵絪的关爱而流泪。都是人间真情的流露。可能本书的优点也是它的一个缺点,也许如果能够更为客观地记录会更胜一筹
评分文字尚佳,回忆有趣,谈艺处无味。或许作者也不满足于仅仅作为“赵俪生的女儿”而存在。
孤灯下的记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