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倫,生於1994年,美國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學生,主修PPE(政治經濟哲學)和德語專業,羅德奬學金最終候選人,入選劍橋大學2017年社會人類學碩士項目。
1、 一次“尋路中國”式的現實探索——作者孫中倫畢業於美國波莫納學院,羅德奬學金最終候選人。2015年,大三結束的他突然決定休學一年,迴國打工,成為瞭東莞工廠的流水綫工人,大理民宿的店小二,甘肅定西的初中老師,成都漆器廠的學徒工,北京某網站的新媒體編輯……他將這一路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完成瞭一次何偉“尋路中國”式的觀察和探索。
2、 一個年輕人眼中的曆史和社會——對曆史與社會的闡釋往往湮沒在宏大敘事和精英話語中,這本書記錄的是一個年輕人對外部世界的探尋、對社會曆史的思考,這裏有形形色色的小人物:鬍哥四處藉款隻為開一傢奶茶店、河水吞噬瞭暖娟兩歲零一個月的女兒、年紀輕輕卻異常沉穩的庚壬是人人敬佩的“許領班”、王姐帶著小女兒探望獄中的弟弟,天真的孩子仰頭問道:舅舅為什麼在玻璃裏麵……
3、 一段尋找自我的漫漫徵程——“我會做一個自己想做的人,可我並不知道那是誰”,帶著這個最初的疑問,作者將自身的青春迷惘和價值睏惑融入旅途見聞,通過最切身的體驗,得齣瞭青澀感性又非同一般的省思。終於,在他人的故事裏,他釋然瞭親人的逝去、撫慰瞭青春的傷痛、瞭然瞭自我的追求。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彆人的故事裏,我們看到自己,我們與世界和解。
《迴來》是一部非虛構作品,也是作者孫中倫的處女作,記錄瞭他休學一年、迴國打工的經曆與所思。
2015年夏天,21歲的孫中倫大三結束,他決定中斷學業,從美國波莫納學院休學一年,迴中國打工。他去到東莞、大理、定西、蘇州、北京、成都,做過流水綫工人、民宿招待、初中老師、新媒體編輯、寺廟居士、漆器廠學徒,一邊流浪一邊工作。
在東莞的流水綫上,他追問工人們的生活與理想;在大理的民宿中,他遇見不得誌的詩人;在北京的編輯室裏,他對青春的痛與夢有瞭深切的感悟;在成都的漆器廠裏,他理解瞭堅守和匠人的意義;在定西的孩子、父母和老師們中間,他重新認識瞭生命的真諦、貧窮的代價,以及人與人之間難能可貴的相遇和相知……
除瞭這一年的經曆,他在給未能齣生的胞兄的七封信中,寫下瞭一個青年人對生活的睏惑、對世界的求知和對自我的質疑,青春的迷茫、張揚和省思,在字裏行間娓娓道來。而在想象中的胞兄的七封迴信裏,他似乎終於完成瞭一場與自己、與傢人、與世界的短暫和解。
發表於2025-02-02
迴來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仿佛我的生命湧自古老的默默的城牆, 波濤翻滾,光彩煥發。 如同戀人和母親來到, 又像多年在外的浪子迴傢…… ——霍夫曼施塔爾《傻瓜和死神》 信一 M, 兩年前的某個夜晚,我躺在學校的天窗底下,看夜空——那麼美,多希望你能看到。那是一個鏤空屋頂,四周隨時間變換顔色。...
評分作者孫中倫生於1994年,是美國波莫納學院的大四學生。2015年夏天,21歲的孫中倫決定中斷學業,休學一年,迴中國展開一段未知的旅程。 在關於為何迴來的敘述裏,作者引用瞭李剋曼的一句話:“成功者改變自己適應這個世界;失敗者總是嘗試改變這個世界來適應自己。因此,我們這個...
評分手記 在言幾又書店《迴來》分享會上,成都漆器廠的王嶽峰廠長作為分享嘉賓與孫中倫重逢,差不多一年前,他和孫中倫的一段對話我還記憶猶新: “為什麼會有這個選擇? “因為對漆器這一行蠻有興趣,想看看傳統的手工業。” “我問的是,為什麼休學?” “有幾個原因——” “挑...
評分2015年夏天,大三剛剛結束,21歲的孫中倫從美國休學。9月,他從深圳華強北坐上一輛小貨車,來到東莞一傢生産電容器的工廠。每天從早八點到晚八點,他要和其他工人一起挑齣成品中的殘次品。 此前,他從上海的高中畢業,申請到美國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主修政治經...
評分我很少讀同齡人的書,是因為聽長輩說,屬於青春的文字是短暫的,曇花一現,虛無縹緲,帶著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讀中學的時候,迷過一些“80後”作傢,現在想來,留下印象的屈指可數,或許是這個時代真的變瞭。祛魅的世俗時代,追求的是快速消費,商業資本裹挾著文化...
圖書標籤: 孫中倫 紀實 非虛構 理想國 文學 中國 2017 當代中國
這應該是在豆瓣標的,作者年齡最小的一本書。(雖然不該論年齡)// 年輕,但前途無量。文字的節奏、情緒掌控的很好,情節和思緒生澀,充滿生機,羨慕。書整體感覺可讀。
評分作者說不是去體驗生活,但對讀者來說這個體驗已經足夠瞭。
評分看不到太多意義。喋喋不休的平庸的敘事,並不會因為作者自給的解讀就被拔高變得深刻。
評分其實可以分類為“遊記”,“尋路中國”之類的推薦語太拔高瞭。作者從未敘述任何一份工作的內容和感受,隻講身邊人的故事,尤其是把自己完全排除在故事之外時他的敘述更吸引人,最喜歡單讀那篇,其次是東莞。不過時常能讀齣許知遠的即視感,如158頁:57生於1986年,一個集體感逐漸凋零的年代。
評分感動於這位年輕作者的勇氣和敏感,是“迴來”,也是另一種“開始”。
迴來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