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斯文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斯文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包弼德(Peter K.Bol),198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任哈佛大学副教授、教授、讲座教授。1997—2002年任东亚语言文明系主任及东亚国家资源中心主任,现任哈佛大学副教务长,以及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理事长、中国历代传记资料库理事长。主要研究中国思想史,出版著作多部和论文六十余篇。


斯文 电子书 图书目录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1

斯文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斯文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斯文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斯文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斯文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   第一次看到《斯文》后,对书名极为惊讶,脑子第一个反应想到这是一本关于“仪表”的书,彬彬有礼...  

评分

Review: Peter K. BOL,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ul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vi, 519 pp. Hardcover Peter Bol's This Culture of Our: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ulture is the firs...  

评分

子曾經曰過:『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此書標題即源於此。 bol同學這本書研究自七世紀至十二世紀在一系列政治與社會波動中士大夫階層維持『斯文』於不墜之努力,並且展示七...  

评分

分享提纲: 1.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的提出 2.包弼德的《斯文》一书对于唐宋变革论的继承、补充与完善 3.《斯文》一书的独特贡献:集思想史和社会史论述与一体 4.《斯文》所论述的唐宋思想转型与社会转型: 思想转型:从文化之学到道德伦理之学;转型关键节点——古文运动; ...  

评分

分享提纲: 1.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的提出 2.包弼德的《斯文》一书对于唐宋变革论的继承、补充与完善 3.《斯文》一书的独特贡献:集思想史和社会史论述与一体 4.《斯文》所论述的唐宋思想转型与社会转型: 思想转型:从文化之学到道德伦理之学;转型关键节点——古文运动; ...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包弼德
出品人:
页数:554
译者:刘宁
出版时间:2017-9
价格:7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207333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思想史  海外中国研究  宋代  历史  宋史  海外汉学  唐代  文化史   


斯文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本书对士之转型的梳理,直接继承和发扬了美国宋史学界关注“士人”的学术创变,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在此基础上,积极地探索了深入理解唐宋思想转型的新方法与新道路, 它不依循理学的惯常叙述思路,而是从唐宋思想史的内部出发,揭示其起伏转折的轨迹。唐宋思想许多为人忽视的重要内涵,得到丰满的呈现,而理学的兴起这一前人论之甚多的问题,也因从唐宋士人转型和思想转型的大背景来观察,有了别开生面的阐发。书中对思想史的研究,综合了政治史、社会史、文学史等诸多领域的观察 ,其中从“文”的视角切入思想史,将文学史与思想史结合起来观察 ,既令人耳目一新,又深有所见。

斯文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斯文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斯文 2024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译得近乎无法直视,可能又是分给手下的学生干的。对相当一部分学者摊手。包本人对斯文挖得很深,对于爱好者来说,可能过深了。理的脉络倒是相当清晰。

评分

2017。唐宋思想文化史。抽象深奥的观念经过作者的阐释后变得通俗易懂。作者用很多笔墨介绍苏轼,可见其对苏轼的偏爱,对王安石和司马光这对冤家的评述较中肯,没有孰对孰错。写到程颐时,我隐约能感觉到挖苦的语气。对周敦颐的地位,作者直接引用朱熹的定义,而没有给出争议性讨论。中国思想文化的这一高峰期始于韩愈,终于程颐程颢。二程后中国再无文

评分

非常精彩!虽艰深晦涩,却给人启发不断。此书以“文”为线索,勾勒出了在唐宋思想演进中,“学”的不断变化,所带来“士”的身份的转换。文化形式本身在初唐便代表着“道”的价值,因帝国权威的瓦解,唐廷赖以的“文”之价值便成为了需要论证的对象,故韩愈等人通过古文将“道”明确化了,指出了“(古)文”因“载道”拥有了价值与权威。宋代则围绕着如何重塑新秩序的价值观,塑造更好的“学”,成为更好的“士”而激荡。王安石与司马光选择了“政事”,王认为所有的一切不过是统一秩序的元素,“一道德,同风俗”可以借助政治制度达成,但司马坚持各安其所的君子才是秩序的关键。苏轼声称“文学”的重要性,文是恰当的“应物”的表达,鼓励多元价值。程颐选择了“道德”,使士可以不必通过“文”的中介来追求道,真正的价值观在于道德修养与伦理实践。

评分

翻译得近乎无法直视,可能又是分给手下的学生干的。对相当一部分学者摊手。包本人对斯文挖得很深,对于爱好者来说,可能过深了。理的脉络倒是相当清晰。

评分

晦涩难懂,关于内藤湖南“唐宋变革”在思想史和社会转型上的补充。从初唐到中唐再到北宋,人们对于“文”的不同阐释,带来了一场重要的思想变革。初唐学者认为文化发展是连续的、累积的,变化的是能否有一个强有力王朝支撑这种文化。安史之乱后,韩愈领导文化复古运动,对佛道强烈批判,认为文是贯道之器,一个士在政治、学术、个人修养的行为都与文息息相关。北宋门阀消失了,科举和印刷术的发展,让学问从血缘家族转移到平民。“士”在北宋成为知识分子政治家的代名词,王安石与司马光基于统一秩序,形成了不同的政见,而苏轼则即否定了激进的变革,也认为保守派矮化了孔子的学说,他认为不完美的世界永远是存在的,士不但要游于物内,也要超然于物外。苏轼也是最后一个试图将价值同文学统一起来的知识分子,后来的程朱理学则否定了文与道的直接联系。

斯文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