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

斯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包弼德(Peter K.Bol),198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任哈佛大学副教授、教授、讲座教授。1997—2002年任东亚语言文明系主任及东亚国家资源中心主任,现任哈佛大学副教务长,以及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理事长、中国历代传记资料库理事长。主要研究中国思想史,出版著作多部和论文六十余篇。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包弼德
出品人:
页数:554
译者:刘宁
出版时间:2017-9
价格:7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207333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宋代 
  • 历史 
  • 宋史 
  • 海外汉学 
  • 唐代 
  • 文化史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对士之转型的梳理,直接继承和发扬了美国宋史学界关注“士人”的学术创变,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在此基础上,积极地探索了深入理解唐宋思想转型的新方法与新道路, 它不依循理学的惯常叙述思路,而是从唐宋思想史的内部出发,揭示其起伏转折的轨迹。唐宋思想许多为人忽视的重要内涵,得到丰满的呈现,而理学的兴起这一前人论之甚多的问题,也因从唐宋士人转型和思想转型的大背景来观察,有了别开生面的阐发。书中对思想史的研究,综合了政治史、社会史、文学史等诸多领域的观察 ,其中从“文”的视角切入思想史,将文学史与思想史结合起来观察 ,既令人耳目一新,又深有所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分享提纲: 1.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的提出 2.包弼德的《斯文》一书对于唐宋变革论的继承、补充与完善 3.《斯文》一书的独特贡献:集思想史和社会史论述与一体 4.《斯文》所论述的唐宋思想转型与社会转型: 思想转型:从文化之学到道德伦理之学;转型关键节点——古文运动; ...  

评分

子曾經曰過:『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此書標題即源於此。 bol同學這本書研究自七世紀至十二世紀在一系列政治與社會波動中士大夫階層維持『斯文』於不墜之努力,並且展示七...  

评分

谈到悠悠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在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总是有那么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供我们划分历史阶段之用。如果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开启秦汉帝国长达四百多年的和平统一状态,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转折的话,那么这第二次转折的节点,人们一般会选择在唐...  

评分

读这本书是因为有人将其与余英时所著《朱熹的历史世界》相提并论,读完多少有些失望,文章主旨并不非常明确,可能由于翻译的缘故,读着读着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了,像是迷了路。 但也多少有些许收获。整本书主要解释从魏晋经历唐到宋整个历史过程文人背景、文风的转变。 1. 魏晋...

评分

p6(6) 作者在开篇对此书可能遭到的攻击进行了排布。并且提出“哲学史并不总是代表思想文化的历史,或者能充分地描述和解释我们借以建立共同价值观(shared values)的那些方式。” 翻译文中的流畅性很重要,这本书的译文展现了这种能力。不过小错误还是有一些。 p19(18) 戴维-...  

用户评价

评分

晦涩难懂,关于内藤湖南“唐宋变革”在思想史和社会转型上的补充。从初唐到中唐再到北宋,人们对于“文”的不同阐释,带来了一场重要的思想变革。初唐学者认为文化发展是连续的、累积的,变化的是能否有一个强有力王朝支撑这种文化。安史之乱后,韩愈领导文化复古运动,对佛道强烈批判,认为文是贯道之器,一个士在政治、学术、个人修养的行为都与文息息相关。北宋门阀消失了,科举和印刷术的发展,让学问从血缘家族转移到平民。“士”在北宋成为知识分子政治家的代名词,王安石与司马光基于统一秩序,形成了不同的政见,而苏轼则即否定了激进的变革,也认为保守派矮化了孔子的学说,他认为不完美的世界永远是存在的,士不但要游于物内,也要超然于物外。苏轼也是最后一个试图将价值同文学统一起来的知识分子,后来的程朱理学则否定了文与道的直接联系。

评分

沒有全部讀完,重點閱讀了附錄和第二章。 先吐槽一件事,翻譯的水平應該是我今年見過最糟糕的一本書,幸好手上有英文原版,雖然依然晦澀難懂,但尚可理解其中思路。 其次,因為主要研究社會史,對思想、觀念的敏銳度並不高,也鑽研不深,是故此書對我的幫助在於重新梳理了一遍「唐-宋」時期思想的流變,為具體的社會現象提供了一套解釋。 第三,包弼德在附錄中提到的關於接續的研究很有趣,他認為南宋已經完成了這種transition,故而對南宋的研究可以置於這種變化下的solution的探討。

评分

斯文就是文化傳統,是我們理解中國古代思想的核心,它不僅跟文學、藝術、風俗有關,更關係到整體的社會制度,規定了社會的結構,讓每個人在這個結構中,能夠各得其所,平穩地生活。每一個民族,每一個時代都曾感受到傳統的力量。傳統是社會文化累積的經驗,也是一個民族共同的生活方式。他是一個樞紐,把每一個人跟民族、國家、歷史連接起來。但有時候,它也會成為一個包袱,拖著時代的後退讓時代難以前進。是受傳統還是反傳統?每一個民族,每一個時代,對於傳統都有不一樣的態度。這種態度不僅決定了我們怎麼面對過去,更決定了我們怎麼面對未來……

评分

补/程颐建立的理学体系,就是把学问和其他身外之物都分开了。你可以出身寒微、不会写作,甚至当不上官,这都不会妨碍你成为文化传统的继承人,参与到圣贤的事业中,实现自己完整的价值。这种价值观,当然会受到当时社会的欢迎,读书人越来越认同理学。理学对文化传统的态度,也就取代了唐代的,也战胜了苏轼的,最终成了主流。

评分

包老爷子太强了,以我现在的水准根本无法妄加置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