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
1984年生,小说作家,经济研究员。2002年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2013年获得清华经济学博士学位。2016年8月,第74届世界科幻大会,凭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曾出版长篇小说《流浪苍穹》《生于一九八四》,短篇小说集《去远方》《孤独深处》,文化散文集《时光里的欧洲》。创立儿童通识教育项目“童行计划”。
发表于2025-04-13
人之彼岸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读本书之前,恰好看完《异形》系列的几部电影,对《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中的生化人大卫和沃尔特有着深刻的印象。大卫是“普罗米修斯号”的生还者之一,不仅具有超越阿尔法狗的运算能力、认知能力,更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还会不断产生疑问不断积累含义,他想要成...
评分 评分想象力匮乏的大众,尚不能不能接受AI新纪元的降临,消息滞后的大众,同样觉察不到站在思想前沿的学者们对人工智能的焦虑。 前段时间,Facebook研发的陪人聊天的AI一度“失控”,两个AI在对话过程中发明出自己的语言,所有研发人员都懵了,只能立刻“拔掉电源插头”。研究人员发...
评分未来的你 ——《人之彼岸》,另一种答案 17年国产的科幻文学冒头了不少,从《三体》到《北京折叠》的得奖,然后老牌写手像是蔡骏之类的加入,中国人已经越来越能够接受科幻文学的作为我们探讨生存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存在。而《人之彼岸》用最热门的AI技术,为我们展现了如果有一...
图书标签: 科幻 郝景芳 科幻小说 AI 小说 中国文学 文学 科普
创业者任毅把自己分成多个相同的“自己”,便可以同时兼顾多场活动和约会;有一天钱睿回到家里,发现他刚刚在医院服侍的形如枯槁的母亲,竟然健朗地站在自己的面前;名为陈达的智能管家,“目睹”了主人林达被谋杀……智能产品正在变得更加智能,如果把时间线拉得很长很长,一直长到未来人出生后植入的人工芯片仿佛出生证明一样成为标配,你就再也无法分辨谁是人,谁是AI化的人了。那么这一天来临时,人类会觉得当人更好,还是当AI化的人更好?
郝景芳构思了六个中短篇科幻故事,它们的主角无疑都是人与AI。人与AI隔岸而望,作为理性的AI,是否一定能把人类非理性的一套心理表征学个差不多?在物理环境变成了智能产品的天下之后,人又该如何自处?六篇科幻故事之后,郝景芳用两篇非科幻思考回答了我们关于AI的所有困惑。
这本书写出了作者真实的感受
评分喜欢两篇非虚构
评分人因为缺陷而成了人,AI因为完美永远无法取代人。
评分科幻小说看了两篇看不下去了,文笔、人物塑造……三星给科普。
评分与其说是科幻小说集,不如说是一个新手妈妈对教育和未来的思考,前面的故事说实话比较烂,比孤独深处还要烂,全当一窥作者的脑洞了,后面的思考值得借鉴: 阅读 数学 创造力 世界观 陪伴 树立榜样 3-7岁 多接触人 多看这个世界
人之彼岸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