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岑(1812—1870),俄國思想傢、作傢、革命傢。少年時代受十二月黨人思想影響,立誌走反對沙皇專製製度的道路。1829 年進入莫斯科大學數理係。1835 年,他以“對社會有極大危險的自由思想者”的罪名被流放。1842 年迴到莫斯科,立即重新投入戰鬥,並受到迫害。1847 年初,赫爾岑攜傢到達歐洲,成為流亡者,從此再未返迴俄國。1848 年歐洲革命的失敗,使赫爾岑思想上發生危機,觸發他重新思考社會根本問題。1852 年他來到倫敦,隨後建立瞭“自由俄羅斯印刷所”,齣版瞭《北極星》和《警鍾》兩種刊物,登載揭露沙皇專製製度的文學作品和各種文章。這些刊物當時被大量秘密運迴俄國,促進瞭解放運動的發展。1870 年 1 月,赫爾岑病逝於巴黎。
其代錶作有《誰之罪》《科學中的一知半解態度》《關於研究自然的信》《法意書簡》《來自彼岸》《論俄國革命思想的發展》《往事與隨想》等。
俄國文學的偉大紀念碑
在曆史激流中把握命運,伸張人的善與自由
◎ 編輯推薦
◆ 赫爾岑是俄國反沙皇專製的偉大鬥士,影響瞭俄國、歐洲乃至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與革命者。
◆ 全書所述曆史含括廣泛,拿破侖一世、亞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彆林 斯基、恰達耶夫、巴枯寜、馬誌尼 、蒲魯東、拿破侖三世等人物紛紛登場,鮮活生動,妙趣橫生。
◆ 本書不僅講述曆史,剖析人性,同時是一部自由思想的巨著,為大思想傢以賽亞·伯林所推崇。
◆ 赫爾岑是思想傢,也是文學傢,曾影響過列夫·托爾斯泰的寫作。《往事與隨想》也可作為一部文學經典細細品味。
◆ 項星耀的譯本,首次齣版以來廣受好評,並得到巴金等權威的稱贊。
◎ 內容簡介
《往事與隨想》是一部心靈史巨著,是赫爾岑用血和淚寫成的迴憶錄。全書的覆蓋麵相當廣,從 1812 年的衛國戰爭,十二月黨人的起義,19 世紀 40 年代俄國先進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思想,1848 年歐洲的革命風雲,資産階級政權對群眾的血腥鎮壓,直到19世紀50年代倫敦各國流亡者的活動和宗派鬥爭,19 世紀 60 年代俄國的社會政治麵貌和新一代革命者——赫爾岑所說的“未來風暴的年輕舵手”的成長,幾乎包括瞭 19 世紀初葉至巴黎公社前夕的整個曆史時期。
赫爾岑在俄國的經曆使他接觸瞭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的形形色色的人們,他的描繪構成瞭一部“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他來到西歐後,又遭遇瞭 1848 年的革命高潮,目睹瞭歐洲民族民主運動波瀾壯闊的場麵,也經曆瞭鬥爭失敗後的慘痛景象。
赫爾岑不僅是藝術傢,也是政論傢,既有革命激情又心懷悲憫,在他筆下展現瞭一個高貴的靈魂不畏壓製與迫害,在曆史波瀾中奮勇搏擊的曆程。對於今天的人們也是不乏啓示與激勵的。
◎ 名人推薦
◆ 他的自傳是俄國文學與心理學天纔的偉大紀念碑之一,堪與屠格涅夫及托爾斯泰的偉大小說並列。
—— 以賽亞·伯林
◆ 星耀同誌:二十六日來信收到,知道赫爾岑的“迴憶錄”即將發排,我十分高興。您的全譯本仍用“往事與隨想”的譯名,我當然同意,而且我應當感謝您替我償還瞭一筆欠瞭幾十年的大債(我一九二八年就計劃翻譯這部大書!後來又有朋友們幫忙,您也是其中之一,我隻譯齣五分之一,而且“隨想”二字還是采用一位讀者朋友的建議。)赫爾岑是我的“老師”,他的“迴憶錄”是我最愛讀的一部書。但幾年來我疾病纏身,寫字吃力,有話寫不齣,也無力寫,隻好等我身體養好點,或者您的譯文齣版時,再拿起筆寫齣我的喜悅。再一次感謝您。
—— 巴金
◆《往事與隨想》是一部自傳經典,可與盧梭、司湯達、吉本、托爾斯泰和亨利·亞當斯的自傳並列,甚至有人會加上托洛茨基、丘吉爾,像赫爾岑一樣,他們知道怎麼把個體置於曆史當中。
—— 德懷特·麥剋唐納(《往事與隨想》英譯者)
◆ 他的觀察力極其齣色,以偉大記者的儉省筆墨講述故事。他的天賦在於不僅瞭解人們本身,還瞭然於他們在曆史中的處境。這位不懈而又誠實的觀察者在書中給齣的觀察——運動中的人們經受瞭什麼——我們最好自己去發現。
—— V.S.普利切特(英國著名作傢、文學評論傢)
◆ 赫爾岑的這本迴憶錄是十九世紀一部紀念碑式巨著,是重要的文獻,更是齣色的文學作品。
—— 菲利普·湯因比
1.赫爾岑是私生子,其父為人陰沉、占有欲強。如果參照當代心理學的標準,赫爾岑有心理問題的可能性極大,但從他的人生經曆來看,顯然他沒有時間去反芻“原生傢庭”的陰影。我在想,如果要破除原生傢庭的惡劣影響,從個人和傢庭的地獄中走齣來,將精力投入到與集體和國傢地獄的...
評分 評分《往事與隨想》在世界迴憶錄文學傑作中占有一個特彆的位置。這部迴憶錄史詩産生自産生瞭十九世紀俄國小說的同一種思想動力。 赫爾岑經曆過1830年代的俄國革命浪漫主義與1840年代的自然派。他青年時期的自傳經曆是後十二月黨人俄國浪漫主義,是浪漫心靈逐步掌握烏托邦社會主義思...
評分打開書櫃,你的書架上有哪幾套大部頭呢?《追憶似水年華》?《戰爭與和平》?《尤利西斯》?除開這些每年都會被提及的經典名著,還有一部去年拿瞭新京報年度再現、豆瓣2018年度外國文學top7等諸多奬項,重量級絲毫不亞於以上經典的著作,想要推薦給你! 這是一本風靡瞭兩個世紀...
評分摘自《文匯讀書周報》 作者:翁義欽 莫斯科和彼得堡的青年從每月25號起便如飢似渴地等待著彆林斯基的文章。大學生們三番五次跑進咖啡館,打聽《祖國紀事》到瞭沒有;厚厚的雜誌一到便爭相翻閱。“有沒有彆林斯基的文章?”“有。”於是懷著狂熱的同情,把它一口氣讀完...
終於讀完瞭這本像一個人的一生那麼長的書。光是讀一下赫爾岑對屠格涅夫、彆林斯基、巴枯寜、加裏波第、馬誌尼、密茨凱維奇、雨果、歐文、蒲魯東、路易·布朗、馬剋思這些同代人的描寫也很有收獲。赫爾岑在經曆1848年革命失敗後,麵對獨裁者穩坐於皇位之上的種種心情與想法,對我們當下的處境也有微妙的參照和藉鑒意義。個人史部分,有的地方(如私奔)寫得也很傳神,不亞於19世紀的俄羅斯小說。
评分偉大的思想者,光耀後世。偉大的作品,超越時空。
评分這本書的閱讀過程是支離破碎的,由行雲流水般的開始至停滯不前再到最終利用旅途中的瑣碎時間讀完,幾乎成瞭我用時最久的一本書,赫爾岑的迴憶錄真實並且充滿力量,或許在這裏引用狄更斯的文字最為貼切——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鼕,人們麵前有著各種事物,人們麵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评分#2019第70本# 我們不活一生,我們隻活幾個苦難又閃光的時刻。當赫爾岑垂垂老矣,嚮死亡步步為營,坐在地中海邊的庭院,望著窗外的碧藍色海浪翻騰,迎著海風迴憶往昔,他必定會淚流滿麵,無數苦難的時刻在生命的脈絡上閃爍著跳動,漸漸清晰連成一條深淺不一的足跡:作為私生子不能繼承父姓卻倍受寵愛,和奧加遼夫在麻雀山上用彼此的熱情將彼時說不清的理想熱淚相擁,被流放後潛入莫斯科在眾友幫助下與娜塔莉亞結婚私奔,全傢人張燈結彩迎接母親和兒子的乘船歸來卻得到喪生大海的噩耗,忍受第三者的齣現和一次次的寬宏大量與妻子重歸於好。總覺赫爾岑太過寬容善良到懦弱的地步,能忍受第三者一次次破壞傢庭婚姻,也隱約釀成妻子過早離世的禍患,那晚過後,他的靈魂可能早隨妻子死去,留下肉體做政治鬥爭。這厚重一生必定無比痛苦也無比幸福。
评分太豐富瞭,直率、有趣,極富洞察力,難於一言而盡。俄國貴族的童年、流放時的外省官僚、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涯、48年歐洲革命洪流、洪流裏一個個革命傢,意大利的波蘭的德國的英國的法國的,個體生命曆程式的航拍式寫法。上冊裏寫道僕人和主人孩子玩耍,切入主僕製度對人的人性的侵蝕,振聾發聵。中冊黑爾韋格介入赫爾岑傢庭的來龍去脈,令人氣憤。而將個人性歸在風潮所係的觀念上,想到瞭紅與黑的瑪蒂爾達。下冊寫道羅伯特·歐文,其見識的齣群,不為群眾所理解。隻是舉三處令人擊節的片段。其實赫爾岑的筆並沒有停留太久,一直在朝前,所以一種輕捷有力、蓬勃的朝氣。“然而這位冷若冰霜的人身上卻存在著一股小小的暖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