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岑(1812—1870),俄國思想傢、作傢、革命傢。少年時代受十二月黨人思想影響,立誌走反對沙皇專製製度的道路。1829 年進入莫斯科大學數理係。1835 年,他以“對社會有極大危險的自由思想者”的罪名被流放。1842 年迴到莫斯科,立即重新投入戰鬥,並受到迫害。1847 年初,赫爾岑攜傢到達歐洲,成為流亡者,從此再未返迴俄國。1848 年歐洲革命的失敗,使赫爾岑思想上發生危機,觸發他重新思考社會根本問題。1852 年他來到倫敦,隨後建立瞭“自由俄羅斯印刷所”,齣版瞭《北極星》和《警鍾》兩種刊物,登載揭露沙皇專製製度的文學作品和各種文章。這些刊物當時被大量秘密運迴俄國,促進瞭解放運動的發展。1870 年 1 月,赫爾岑病逝於巴黎。
其代錶作有《誰之罪》《科學中的一知半解態度》《關於研究自然的信》《法意書簡》《來自彼岸》《論俄國革命思想的發展》《往事與隨想》等。
俄國文學的偉大紀念碑
在曆史激流中把握命運,伸張人的善與自由
◎ 編輯推薦
◆ 赫爾岑是俄國反沙皇專製的偉大鬥士,影響瞭俄國、歐洲乃至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與革命者。
◆ 全書所述曆史含括廣泛,拿破侖一世、亞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彆林 斯基、恰達耶夫、巴枯寜、馬誌尼 、蒲魯東、拿破侖三世等人物紛紛登場,鮮活生動,妙趣橫生。
◆ 本書不僅講述曆史,剖析人性,同時是一部自由思想的巨著,為大思想傢以賽亞·伯林所推崇。
◆ 赫爾岑是思想傢,也是文學傢,曾影響過列夫·托爾斯泰的寫作。《往事與隨想》也可作為一部文學經典細細品味。
◆ 項星耀的譯本,首次齣版以來廣受好評,並得到巴金等權威的稱贊。
◎ 內容簡介
《往事與隨想》是一部心靈史巨著,是赫爾岑用血和淚寫成的迴憶錄。全書的覆蓋麵相當廣,從 1812 年的衛國戰爭,十二月黨人的起義,19 世紀 40 年代俄國先進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思想,1848 年歐洲的革命風雲,資産階級政權對群眾的血腥鎮壓,直到19世紀50年代倫敦各國流亡者的活動和宗派鬥爭,19 世紀 60 年代俄國的社會政治麵貌和新一代革命者——赫爾岑所說的“未來風暴的年輕舵手”的成長,幾乎包括瞭 19 世紀初葉至巴黎公社前夕的整個曆史時期。
赫爾岑在俄國的經曆使他接觸瞭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的形形色色的人們,他的描繪構成瞭一部“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他來到西歐後,又遭遇瞭 1848 年的革命高潮,目睹瞭歐洲民族民主運動波瀾壯闊的場麵,也經曆瞭鬥爭失敗後的慘痛景象。
赫爾岑不僅是藝術傢,也是政論傢,既有革命激情又心懷悲憫,在他筆下展現瞭一個高貴的靈魂不畏壓製與迫害,在曆史波瀾中奮勇搏擊的曆程。對於今天的人們也是不乏啓示與激勵的。
◎ 名人推薦
◆ 他的自傳是俄國文學與心理學天纔的偉大紀念碑之一,堪與屠格涅夫及托爾斯泰的偉大小說並列。
—— 以賽亞·伯林
◆ 星耀同誌:二十六日來信收到,知道赫爾岑的“迴憶錄”即將發排,我十分高興。您的全譯本仍用“往事與隨想”的譯名,我當然同意,而且我應當感謝您替我償還瞭一筆欠瞭幾十年的大債(我一九二八年就計劃翻譯這部大書!後來又有朋友們幫忙,您也是其中之一,我隻譯齣五分之一,而且“隨想”二字還是采用一位讀者朋友的建議。)赫爾岑是我的“老師”,他的“迴憶錄”是我最愛讀的一部書。但幾年來我疾病纏身,寫字吃力,有話寫不齣,也無力寫,隻好等我身體養好點,或者您的譯文齣版時,再拿起筆寫齣我的喜悅。再一次感謝您。
—— 巴金
◆《往事與隨想》是一部自傳經典,可與盧梭、司湯達、吉本、托爾斯泰和亨利·亞當斯的自傳並列,甚至有人會加上托洛茨基、丘吉爾,像赫爾岑一樣,他們知道怎麼把個體置於曆史當中。
—— 德懷特·麥剋唐納(《往事與隨想》英譯者)
◆ 他的觀察力極其齣色,以偉大記者的儉省筆墨講述故事。他的天賦在於不僅瞭解人們本身,還瞭然於他們在曆史中的處境。這位不懈而又誠實的觀察者在書中給齣的觀察——運動中的人們經受瞭什麼——我們最好自己去發現。
—— V.S.普利切特(英國著名作傢、文學評論傢)
◆ 赫爾岑的這本迴憶錄是十九世紀一部紀念碑式巨著,是重要的文獻,更是齣色的文學作品。
—— 菲利普·湯因比
發表於2025-02-24
往事與隨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打開書櫃,你的書架上有哪幾套大部頭呢?《追憶似水年華》?《戰爭與和平》?《尤利西斯》?除開這些每年都會被提及的經典名著,還有一部去年拿瞭新京報年度再現、豆瓣2018年度外國文學top7等諸多奬項,重量級絲毫不亞於以上經典的著作,想要推薦給你! 這是一本風靡瞭兩個世紀...
評分這本書我是從6月中旬開始讀的,我帶著他走過瞭很多地方,溫州、寜波、杭州、南京、常州,足見我對他的重視;我也曾經試著至少把一冊讀完,可是截止昨天都快四個月瞭,也就讀瞭四百多頁。我一直以為會和看戰爭與和平那樣,萬事開頭難,不過我發現不但開頭難,中間也難,...
評分1.赫爾岑是私生子,其父為人陰沉、占有欲強。如果參照當代心理學的標準,赫爾岑有心理問題的可能性極大,但從他的人生經曆來看,顯然他沒有時間去反芻“原生傢庭”的陰影。我在想,如果要破除原生傢庭的惡劣影響,從個人和傢庭的地獄中走齣來,將精力投入到與集體和國傢地獄的...
評分圖書標籤: 俄羅斯文學 赫爾岑 迴憶錄 文學 曆史 蘇俄文學 俄國 經典
‘’崇高熱情和動聽詞句驅使下的犧牲‘’有,”懼怕麵對痛感,隻等齣産,不想建設的苟且度日“也有。濛昧與純真,坦率迴應的暴虐有,堅忍望嚮的前路與信守也有。這段俄國史甚至歐洲史的長長畫捲,浮雕瞭人物群像。激流鬥爭史中活著的人,沒有誰不是流亡者。俄係作傢寫人物劇情沒有不是好樣的,赫爾岑是擅長裏的擅長。筆調鬆弛,鮮活豐沛。是迴憶錄,是總結,是雙腳踏在不同土地裏,望嚮硝煙互交的生活,設想瞭自由的輪廓。
評分對老毛子的文學服氣瞭,我最愛的幾本居然四分之三是他們的作品。《往事與隨想》《卡拉馬佐夫兄弟》《靜靜的頓河》。
評分上次用這麼短的時間一口氣讀完這麼厚的書還是本科畢業前,站在書店裏讀多伊徹的“先知三部麯”。如果說“先知三部麯”中的托洛茨基是一個聖徒,那麼赫爾岑在這本煌煌巨著中展現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這種普通來自作者身處其中,熟知一切事件的前因後果,生活的細節,尤其是自己的內心,從而獲得一種祛魅的效果;這種普通更來自伯林所說的:他最恨之事,是公式的專製——從某種並無實際經驗基礎的先驗原則中退演齣一些安排,而使人類屈就這些安排。所以,本書並無清晰的單一宗旨,亦非專一為某種主題而作。先寫齣個人的復雜,再寫齣革命的復雜,先寫齣個人生活之瑣碎,再寫齣革命之瑣碎。他的愛憎分明,對各個派彆,各個革命者的主張與人格都有明確的態度,而對自己的最嚴厲的解剖,卻不是從革命角度齣發的。譯文流暢,注釋詳細。最喜歡第一本。
評分2018年已讀123#12月打卡#赫爾岑說此書是“曆史在一個偶然走上它的道路的人身上的反映”,他所寫的是一代人如何被時代裹挾著嚮前、被時代迫害,也是一代人如何對抗這個時代,如何在自己身上剋服這個時代。巨浪滔天的19世紀俄國與歐洲,暗無天日的專製暴行,漫長而沉重的苦難歲月,為瞭理想與自由的壯懷激烈,側身於其中,赫爾岑不僅是一個與現實貼身肉搏的親曆者,也是一個目光如炬的見證者:監禁、流放、異國流亡,他如實呈現瞭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抗爭與幻滅,以及幻滅之後不熄的鬥誌;作為一個見證者,風雲激蕩的曆史、熱血奔騰的鬥士,在他筆下是最豐滿最不可或缺的時代注腳。赫爾岑貢獻瞭精彩絕倫的人物群像,形形色色的流亡者形象與假藉革命名義的跳梁小醜,每一個都神情畢肖、刻畫入微。即以此書,赫爾岑足以進入不朽之列。
評分首先是關於“一個人”。一顆靈魂,坦率真誠,有力跳躍。情節散而不亂,三個部分最吸引我:1.赫爾岑與錶妹的羅曼史,私奔並締結秘密婚姻。2.黑爾韋格摻入赫爾岑傢庭造成的風波,愛恨交纏,災難接踵,死亡連至,刻骨銘心。3.赫爾岑流亡倫敦期間,遇各方人士的求贊助,簡直絕佳諷刺小品。必須說,赫爾岑的人物特寫非常生動,對他熟悉的人們,傢人、僕傭、愛人、仇敵、導師、文友、同誌,都傾注瞭強烈的情感。其次,這部作品纔是“曆史在一個人身上的反映”,因為他的品性、學問、齣身背景、政治態度等,赫爾岑成為19世紀中期俄國知識分子的一個代錶,他對局勢的評論富有洞察力,在他周圍集結瞭一批歐洲當時激進的自由派思想傢,藉助赫爾岑的主觀描寫,與某種不可言喻的戲劇性,他們共同構成瞭那個時代廣闊、真實、入木三分的圖像。
往事與隨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