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富蘆花(1868-1927),明治、大正時期小說傢。齣身熊本縣,本名健次郎,為德富蘇峰(1863-1957)之弟。蘆花曾加入兄長蘇峰創辦的民友社,和兄長一起共事過。不過,長久以來,兄長在世人麵前的齣色錶現一直使他感到自卑而苦惱,直到明治三十一年(1898)纔以小說《不如歸》在文壇確立獨特的地位。明治三十四年(1901)他以社會小說《黑潮》和兄長蘇峰斷絕兄弟關係。蘆花的言行雖稍過激烈,但因受俄國小說傢兼思想傢托爾斯泰(Lev Nikolaevich Tolstoi, 1828-1910)的影響,使他始終立於基督教人道主義的立場。之後,他在粕榖(東京世田榖區)過著田園式的半農生活,以「生活即藝術」的文學為目標,而撰成主觀且富濃厚宗教色彩的作品。蘆花本人的姓,采用的是「冨」字,而非「富」字。蘆花作品有隨筆集《自然與人生》與《新春》、小說《不如歸》、自傳小說《富士》與《迴憶錄》等書。
發表於2025-02-02
不如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德富蘆花(1868-1927)的《不如歸》在我燈下,這本豐子愷翻譯的著作是德富蘆花的成名之作。 本書取材於明治時代大山嚴(或“岩”)(1842-1916)元帥的女兒信子的悲傷故事,於明治三十一、三十二年(1898、1899)在日本《國民新聞》上連載。當時這部小說曾引起空前的迴響,使...
評分書的裝幀非常素雅。在單嚮街書店看到的時候是包著透明封麵的,並不知道裏麵的排版怎麼樣。“打劫”京東的一票書到瞭之後,今天看瞭這一版,真的發現裏麵的字體和印式都十分疏雅。行文自然是日本文字特有的淡淡精緻,穿插瞭衣香鬢影的日式文化在其中。 豐子愷的翻譯語言真是令人...
評分忘瞭在那門課堂上聽來的一句話,“翻譯傢難道都是外文極好的嗎?不,其實他們是中文功底極深。” 在讀《不如歸》的時候,常常就在一些段落中感受到譯者豐子愷的翻譯功力。摘錄以下幾句。 “怎麼纔能報仇?怎樣纔能發現可以使片岡,川島兩傢化作微塵的地雷火坑,而自己務須站...
評分讀德富蘆花氏所作小說《不如歸》,感觸良多。 首先,喜其文之雄健。所謂小說傢之文,幾乎有一種固定的鄙野之調。經推敲錘煉,雖頗有可觀之處,但惡臭撲鼻之感仍多。要言之,柔弱淫靡、無氣無力、不見其成於男子之手、不見其齣於世人之筆,如此之感多矣。雖偶寫齣富...
評分極難受的故事。 “這兩片豐柔可愛、大可盈抱的雲,慢慢地離開瞭赤城山頂,在萬裏無遮的天空中像雙飛的金蝶一般發齣光輝,悠悠然地嚮足尾山方麵移行。不久夕陽西沉,寒風乍起,這兩片雲就褪成薔薇色,嚮上下分飛,在夕暮的天空中越離越遠地飄浮瞭一會兒;下麵的一片漸漸地小起來...
圖書標籤: 德富蘆花 日本 小說 豐子愷 日本文學 封建傢長 平等 淒慘之愛
那個婆婆真的好討厭啊!在這樣一個時代能有男女主的愛情真好。
評分可惜
評分第一次看到把二維碼印到書內容裏的齣版社。。
評分一部明治時代的傢庭悲劇,有著如同《孔雀東南飛》一般的情節與悲傷,浪子是悲哀的,後母的冷酷,翁婆的虐待以及自身的病痛。浪子幸福的時刻也許是采蕨菜和臨死的那一刻。 慶子作為婆婆確實殘酷瞭,但這種殘酷來源於對兒子武男的愛,也來源於對整個川島傢族的責任。 這是傢庭的悲劇,是一次愛的互失,無論是對於片岡傢還是川島傢,這是在明治時代的大轉變裏發生的傢庭悲傷。
評分原來這就是能夠傳世的小說佳作的樣子麼?因為要反映諸如封建時代嚮新時代邁進時的婆媳問題夫妻問題疾病問題等等,所以隻能展示命運淒慘的主人公的悲涼,無法翻身,無力翻身。非此不足以揭示社會與人性之悲戚陰暗?
不如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