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堅
1970年開始寫作詩歌、散文、小說、評論至今。
1980年開始攝影至今。
1992年開始拍攝紀錄片至今。
著有詩集、文集多種。獲數十種詩歌奬、散文奬。
長篇散文《印度記》獲2012年《人民文學》雜誌非虛構作品奬。
在第十五屆華語文學傳媒大奬中,榮膺“2016年度傑齣作傢”。
紀錄片《碧色車站》入圍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銀狼奬單元。
係列攝影作品獲2012年美國《國傢地理》雜誌華夏典藏奬。
紀錄片《同飲一江水》總撰稿。
最近二十年為《中國國傢地理》《華夏人文地理》《旅行傢》等刊物特約撰稿人。
在國內外多地舉辦攝影展。
【編輯推薦】
★華語文學傳媒大奬 “2016年度傑齣作傢”於堅的最新力作。
★閱讀此書,可以令你跳脫齣韆城一麵的審美疲勞,學會理解一座古城、一座建築、一種儀式,如何安放、庇護人類的心靈。
★禮失求諸野,論及古典中國的生活方式,中原大地、江南水鄉早已被現代化盡數侵襲,唯有處於邊地的古城建水,纔能承托你的夢想和追尋。
★幾十年間,詩人不斷穿梭在建水的大街小巷,體悟建水的建築、手藝、生活方式,查詢各類古籍,最後熔鑄成37篇文章、配以精挑的134張照片,述說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探尋瞭建水人為何至今仍能“詩意地棲居”。
【內容簡介】
《建水記》是一本關於古典生活、建築、手藝的沉思錄;也是著名詩人於堅追問何為“詩意地棲居”之作。
2015 年鼕天,於堅帶著比利時漢學傢麥約翰來到建水。麥約翰浸淫中國文化數十載,他在建水長嘆,他一輩子要找的那個中國,就在這裏。
14世紀晚期,明朝廷“移中土大姓,以實雲南”。二三十年間,數十萬移民背井離鄉,遷徙雲南。這是一支由生活世界的行傢裏手、大師組成的隊伍,他們從中原、江南帶著各類種子、精緻的手藝,依照宋元時形成的經典“營造法式”來建築一個夢想中的天堂。建水城就這樣誕生瞭,彼時的它,名曰“臨安”——一個來自天堂的名字。
如今,建水城已經年華老去,與它同時代興起的古城,大都煥然一新。而它卻在20世紀的城市化、大拆遷的洪流中如頑石般幸存,以緻今天在中國,人們要證實曾經存在過一個“雕欄玉砌”的詩意世界,找迴那些傳統的建築樣式、生活方式……隻有去建水。建水成瞭古典生活世界的活化石。
【媒體評價】
於堅以文會心、為文招魂,寫詩、作文、立論,皆自由揮灑,辭直義暢。他居邊地數十年,獨持己見,一意孤行,如今個人細語終成高論宏裁。 ——第十五屆華語文學傳媒大奬 授奬辭
於堅的散文題材廣泛,語言自由,心接古今。他將口語和書麵語交替使用,使得他的敘述和描寫,在體驗和經驗、現實和曆史之間來迴巡遊、自由穿梭,堪稱當代散文精品。
——第三屆硃自清散文奬 授奬辭
迴到內心,迴到生存的現場,迴到常識,迴到事物本身,迴到記憶中和人的細節裏,一直是於堅寫作的一種內在願望。
——謝有順
發表於2024-11-22
建水記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本文首發於2018年1月25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以做作反抗做作” 詩人於堅和他筆下的理想生活》。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李慕琰 ) 即使在建水,消失也無可避免。古城一度遍布茶館,裏頭說書、唱滇劇,三毛錢能坐一整天。東門朝陽樓上就有一傢,於堅...
評分作者:仲偉誌 原載於:仲偉誌搜神記(公號ID:zhongweizhisoushenji) 前言 落日時分,當中國的城市從北方的平原上開始,一座一座沉入黑暗之後,南方高原之上的昆明依然處於白晝的光芒中。這座古老的城邦接近太陽,陽光要在中國大多數都市都淪入黑暗之後,纔從這個城市暗下去...
評分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李慕琰 從寫瀾滄江-湄公河的《眾神之河》開始,詩人於堅創作瞭一係列關於特定地域的作品。在《印度記》《昆明記》之後,最新一冊是《建水記》。建水縣城距他定居的昆明約180韆米。 采訪過後,於堅發給南方周末記者一條對《建水記》的批評。在微博上,媒體...
圖書標籤: 於堅 散文 隨筆 生活 中國文學 曆史 詩意棲居 雲南
記得去年初鞦和於堅在秦皇島相遇,一見如故,於是,我們的話題從大海、詩歌、攝影,再聊到故土、華夏、人性,當然少不瞭這本《建水記》。不得不說一個詩人寫起散文來,那種自如揮灑,恣意汪洋,倒是讓人服氣的。建水,必然是一個古典的中國意象迴溯,也是水泥森林下的麯膝望鄉。
評分臨安、團山、異龍湖、燒豆腐……中學時候,會考裏麵有一部分題目是關於雲南的曆史和地理,並沒有這門課程,題目和答案是老師很早告訴我們的,因為不想在這種地方浪費時間。於是我們在那麼重要的地方有瞭缺失。
評分想去建水,一個人類學傢會喜歡的空間。
評分依然很野的於大哥
評分介於高中語文課代錶和大一文青的水平
建水記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